《社会研究方法教程》求取 ⇩

前言1

第一篇 社会研究原理与过程2

第一章 绪论--科学与社会研究2

第一节 科学3

一、什么是科学3

二、科学的功能5

三、科学的发展6

第二节 求知方式8

一、传统的求知方式8

二、科学方法10

一、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14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特点14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16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17

第四节 社会研究及其方法20

一、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20

二、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22

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24

第二章 社会研究发展史29

第一节 社会研究方法论的演进30

一、实证精神的引入30

二、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观点33

三、科学方法论的发展35

第二节 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39

一、统计学方法40

二、心理学方法41

三、人类学方法44

第三节 社会调查研究简史46

一、近代社会调查研究46

二、现代社会调查研究51

三、中国社会调查发展简史54

第三章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问题58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层次与角度58

一、研究层次--宏观与微观59

二、社会整体与个体62

三、研究范式64

一、社会规律性66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科学性66

二、解释与理解68

三、价值与客观性70

第三节 社会理论的构造72

一、概念和变量73

二、命题与假设77

三、理论的形式81

第四节 解释的类型83

一、个性解释与共性解释84

二、因果解释85

三、功能解释88

一、“科学环”92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逻辑92

第四章 社会研究的过程92

二、归纳与演泽94

三、假设检验逻辑95

第二节理论建构的过程97

一、从观察到经验概括98

二、从经验概括到理论100

第三节 理论检验的过程106

一、推演假设106

二、假设的检验112

第四节 研究步骤与研究准备116

一、确定研究课题117

二、选择研究类型119

三、探索性研究的内容121

四、提出研究假设123

第五章 社会研究的设计128

第一节 研究类型128

一、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128

二、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132

三、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135

第二节 研究方法137

一、统计调查138

二、实地研究140

三、实验142

四、文献研究143

一、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145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讨论145

二、资料的可靠性与有效性148

第四节 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150

一、分析单位151

二、研究内容153

三、层次谬误与简化论156

第五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157

一、研究方案的内容157

二、研究方案示例159

第六章 测量165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165

二、定序尺度或等级尺度169

一、定类尺度或名义尺度169

第二节 测量尺度169

三、定距尺度或等距尺度171

四、定比尺度或比例尺度172

第三节 概念的具体化与操作化173

一、概念的具体化过程174

二、操作定义176

三、测量指标178

四、建立综合指标179

第四节 测量理论的问题183

一、量度化方法183

二、观测值的分解185

一、信度的定义187

第五节 信度187

二、信度系数的计算188

三、信度的检查189

四、影响信度的因素191

第六节 效度192

一、效度的定义192

三、效度的基本原理193

三、效度的检查193

四、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97

第七章 抽样199

第一节 抽样与抽样调查199

一、抽样的概念和术语203

第二节 抽样术语与抽样程序203

二、抽样的基本程序205

第三节 概率抽样209

一、简单随机抽样209

二、分层抽样211

三、系统抽样214

四、整群抽样216

五、多阶段抽样218

第四节 非概率抽样220

一、偶遇抽样221

二、主观抽样221

三、定额抽样222

五、空间抽样223

四、滚雪球抽样223

第五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224

第二篇 资料收集231

第八章 问卷法231

第一节 问卷的类型和结构231

一、问卷的主要类型231

二、问卷的基本结构232

第二节 问卷设计基本原则236

一、把为被调查者着想作为问卷设计的出发点236

二、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238

三、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241

一、探索性工作245

第三节 问卷设计主要步骤245

二、设计问卷初稿246

三、试用和修改247

第四节 问卷设计具体方法249

一、问题的形式249

二、答案的设计要求251

三、问题的语言和提问方式253

四、问题的数目和顺序255

五、相倚问题257

第五节 问卷设计的常见错误258

第六节 问卷法的特点及其运用264

第九章 访问法268

第一节 结构式访问268

第二节 无结构式访问271

一、重点访问272

二、深度访问274

三、客观陈述法275

四、座谈会276

五、无结构式访问与个案研究277

第三节 访问的程序与技巧279

一、访问的准备280

二、进入访问281

三、访问的控制283

四、结束访问286

五、访问记录287

一、访问员的选择288

第四节 访问员的挑选与训练288

二、访问员的训练290

第五节 访问法的特点292

第十章 量表与测验法294

第一节 量表概述294

一、量表的概念294

二、量表的类型297

第二节 量表的设计298

一、总加量表298

二、累积量表303

三、语义差异量表309

第三节 测验313

一、测验的概念和类型313

二、测验的程序317

三、测验的功能与应用319

第四节 社会计量法320

一、社会计量法的一般概念320

二、社会计量法的程序与方法322

第五节 民意测验327

一、民意测验的程序和方法329

二、民意测验的优缺点331

第十一章 观察法334

一、分类原则334

二、实验室观察337

三、局外观察338

四、结构式观察339

第二节 参与观察342

一、参与观察与人类学342

二、参与观察的类型和实例343

第一节 观察的类型344

三、参与观察的主要问题348

第三节 间接观察350

一、物质痕迹观察351

二、行为标志观察352

第四节 观察的效度与信度353

一、观察的步骤353

二、观察的效度354

三、观察的信度356

第五节 观察法的作用与特点358

第十二章 实验法362

第一节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363

一、实验法的基本原理363

二、实验的主要组成部分365

三、实验的基本程序366

四、三项基本工作内容367

第二节 简单实验设计369

一、简单实验设计的几种模式370

二、交互作用效应372

第三节 多组实验设计373

一、所罗门四组设计373

二、多因素设计374

三、重复测量设计376

四、拉丁方格设计378

第四节 准实验法380

一、相关设计380

二、时间序列设计382

三、非等组前后测设计383

四、现场实验设计384

第五节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86

一、信度386

二、效度387

第六节 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389

第十三章 文献法392

第一节 文献的类别及来源392

一、第二手分析的含义397

第二节 第二手分析397

二、第二手分析的步骤398

三、第二手分析的优缺点400

第三节 内容分析401

一、内容分析的几个例子402

二、内容分析的程序405

三、内容分析的类型408

四、内容分析的优缺点413

第四节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414

一、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例子415

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主要步骤416

三、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效度和信度417

一、文献法的优点418

第五节 文献法的特点418

二、文献法的缺点419

第三篇资料分析423

第十四章 资料整理423

第一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423

一、资料的审查423

二、资料的分类426

三、资料的汇总和编辑429

第二节 定量资料的整理430

一、资料的审查431

二、资料的分类和编码433

三、资料的登录440

四、资料的汇总442

第三节 计算机处理资料的一般过程443

一、输入前的准备443

二、输入数据444

三、数据的处理446

第十五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447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作用和原则447

一、统计分析的作用447

二、统计分析的步骤和原则449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描述454

一、变量的分布454

二、统计表与统计图455

三、集中趋势分析459

四、离中趋势分析462

第三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465

一、列联表466

二、消减误差比例469

三、相关分析470

四、一元方差分析478

五、一元回归分析480

第四节 单变量与双变量的统计推论483

一、统计推论的一般概念483

二、参数估计484

三、假设检验487

第十六章 变量分析的逻辑和策略501

二、统计相关的不同类型502

第一节 变量关系的类别502

一、变量间的关系502

第二节 详析模式504

一、两变量的交互分类504

二、引入检验因素505

三、详析模式的主要作用507

第三节 变量关系的检验508

一、虚假关系的检验508

二、变量关系的具体化509

三、追寻关系产生的原因511

四、寻找因果次序512

五、防止将真关系误判为假513

六、恢复变量间关系的真貌515

第四节 条件关系的分析516

一、帮助解释516

二、对关系进行说明、澄清及描述521

第五节 联合作用的检查526

一、独立作用526

二、相对作用529

三、累积作用530

四、类型作用531

第六节 调查分析的策略533

一、详析的程序533

二、假设检验与概念追踪535

三、偶然重大发现的利用539

四、证据的分析540

五、事后解释543

第十七章 多元分析概论546

第一节 多元分析的一般概念546

一、详析模式与多元分析546

二、多元分析的类型和应用550

第二节 相依性分析552

一、多元相关分析552

二、多元方差分析557

三、多元因果分析558

四、判别分析566

第三节 互相依性分析568

一、聚类分析568

三、最小空间分析570

二、因素分析570

第十八章 路径分析572

第一节 路径分析的一般概念572

一、路径图与路径方程573

二、路径系数573

三、路径分析的基本假设575

第二节 路径分析的意义576

一、路径分析与回归分析576

二、路径系数与相关系数578

三、因果作用力的分析580

第三节 路径分析的步骤582

一、选择变量与建构因果模型582

二、检验假设条件583

三、建立路径结构的方程式584

四、计算有关参数585

第四节 路径分析举例585

第十九章 因素分析590

第一节 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591

第二节 因素分析的主要步骤597

一、决定共性方差和抽取公共因子597

二、因子轴的旋转和因子解释602

三、因子得分和因素分析模式的比较608

第三节 因素分析法的应用611

第一节 社会网络及其分析621

一、社会网络的定义621

第二十章 社会网络分析621

二、社会网络分析的作用623

三、分析的类型624

第二节 社会网络资料的收集626

一、总体与抽样626

二、收集资料的方式与关系的测量627

第三节 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629

一、图示法630

二、矩阵法632

三、位置的确定640

四、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642

第四节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应用642

二、亲属关系研究643

一、小整群体内部结构与人际关系研究643

三、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研究646

第二十一章 数理分析简介650

第一节 数理分析的一般概念650

第二节 马尔可夫链和社会流动653

一、马尔可夫链653

二、社会流动657

三、马尔可夫链的可能性664

第三节 社会行动和对策论665

一、对策论的基本概念666

二、二人零和对策668

三、二人非零和对策672

第一节 研究报告概述676

第二十二章 撰写研究报告676

第二节 导言678

第三节 方法682

第四节 结果688

第五节 讨论692

第六节 小结、摘要、参考文献及附录694

第七节 研究报告写作的几点建议696

第二十三章 社会学研究的评估698

第一节 评估的基本逻辑700

一、社会学研究的理想模型700

二、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性质703

三、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构成要素704

一、评估的基本分析框架705

第二节 评估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方法论依据705

二、评估的方法论依据713

第三节 评估的方法和技术715

一、对理论检验研究报告的评估715

二、对理论建构研究报告的评估717

三、评估方法和技术的适用性719

第四节 评估方法和技术的社会应用720

二、社会政策对于社会发展目标的有效性评价722

附录725

附录一 研究案例725

案例一 《自杀论》与实证方法725

一、社会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检验733

案例二 探索复杂的社会结构:江村调查738

案例三 我这样研究街角社会748

案例四 中国犯罪问题研究761

案例五 内蒙古赤峰地区农村牧区的蒙汉通婚研究774

附录二 统计用表795

附表1 标准正态分布表795

附表2 t分布表796

附表3 X2分布表797

附表4 r值化为Z 值表798

附表5 F分布表801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806

后记811

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袁方主编 199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青少年读本(1998 PDF版)
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青少年读本
1998 北京:语文出版社;北京:学习出版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 PDF版)
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
美育原理(1984 PDF版)
美育原理
1984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1991 PDF版)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1991 北京:红旗出版社
社会研究的方法(1986 PDF版)
社会研究的方法
198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988 PDF版)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988 北京:华夏出版社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995 PDF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995 中国劳动出版社
课程研究方法论  课程研究的社会学分析(1984 PDF版)
课程研究方法论 课程研究的社会学分析
1984 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990 PDF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99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1987 PDF版)
社会研究方法
1987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1986 PDF版)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
198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社会科学方法研究(1991 PDF版)
社会科学方法研究
1991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988 PDF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988 北京:人民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1987 PDF版)
社会研究方法
1987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2020 PDF版)
社会研究方法
2020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