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新论》求取 ⇩

自序1

第一章 中国之银本位问题1

一、银之金价高与银之金价低1

1.何谓银之金价1

2.银价趋贱之结果2

3.银价趋贵之结果4

二、中国于银价趋贱时之纠纷5

1.禁银进口6

2.征收白银进口税7

3.有限银本位7

三、美国何以收买白银与黄金8

四、中国所受美国购银政策之影响11

五、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害处孰大?13

六、美国收买白银对中国提出之理由14

第二章 世界各国之金本位问题15

一、金本位之条件15

二、金本位与物价之关系(由单一国家看)16

1.准备率减低之场合16

2.准备率增加之场合18

三、金本位与物价之关系(续)(由多数国家看)19

四、金本位与国际汇兑之关系21

五、稳定内价与稳定外价可得兼乎?24

六、金本位之崩溃26

第三章 金本位与银本位之基础29

一、脆弱之基础29

1.信用膨胀与紧缩29

甲 消费与生产之连锁关系30

乙 信用膨胀之流弊30

2.金本位可以救济信用之流弊31

丙 信用紧缩之危险31

二、金本位之致命伤32

三、应付办法——改用纸本位34

四、纸本位下之通货控制法36

第四章 从收支均衡说到金本位与纸本位之异同40

一、支付均衡之意义40

二、假定中国采用金本位43

1.贸易差额与输出现金43

2.现金输出之结果45

三、金本位崩溃之原因47

四、假定中国采用纸本位则外汇将何如?48

第五章 内价与外价如何可以同时稳定?50

一、内价与外价难以同时稳定之理由50

二、欧战后印度维持物价之效果53

三、英国财政部发表之国际货币合作计划对于外汇之规定53

四、时人何以往往惊视外汇之剧变55

五、费雪氏稳定物价之理论及其批评57

六、管理货币制下救济外汇变动之方法59

1.期货外汇59

2.设立外汇平准基金60

3.政府协助61

第六章 内价与外价之关系62

一、欧战后马克内价外价之分离62

1.货币内价影响外价之理由又分二点63

甲 补偿说63

乙 价格制度说63

2.货币外价影响及于内价之理由64

3.货币内价与外价相互影响之理由65

二、战时外汇何以有剧烈之变动?66

三、外价与内价间之空隙67

四、战时之外价何以不易回复原状69

五、外价内价与货币数量说70

一、买卖期货外汇72

第七章 外汇变动之风险如何免除72

1.第一场合74

2.第二场合76

3.第三场合78

4.第四场合78

二、长期风险之免除79

三、外人对华投资之保障82

第八章 外汇平准基金84

一、外汇投机之流弊84

二、设立汇兑平准基金之必要86

三、美国之希望87

四、投机未必一定有害无利89

五、平准基金不能应付长期之贸易差额89

六、中国平准基金设立之因素及其停顿之原因90

3.投机盛行91

1.日本人套汇91

2.商人竞买91

七、中英两国外汇平准基金之异同92

第九章 所谓新金本位94

一、再述金本位放弃之原因94

二、放弃金本位与国际贸易思想之改变95

三、国际贸易思想变迁所及于国际贷借之影响97

四、英美法三国货币协定之缔结97

五、三国汇兑平准基金之设立及其作用98

六、新金本位之意义与黄金移动之变质99

七、信用准备金与汇兑平准基金之关系101

八、以前数章之总括结论102

第十章 汇兑平准基金与信用准备金之关系104

一、黄金价值不因放弃金本位而失坠104

1.人口之繁殖105

二、经济动态之势力105

2.资本之增加106

3.新发明或新发现108

4.管理之进步108

5.欲望之变迁108

三、动态经济与准备金之关系109

四、黄金不足之救济办法111

1.增加保证额之成数112

2.重估金价112

3.开掘金矿113

五、维持汇兑平准基金之前提113

六、战后外汇市场应否继续加以管制?115

第十一章 黄金支配通货乎?抑通货支配黄金乎?118

一、黄金与通货118

二、金本位制之缺点119

三、美国之封存黄金120

四、货币数量说与物价之操纵121

五、美国何以能操纵他国物价122

六、美国如何操纵国内物价(使投资等于储蓄)125

七、加萨尔教授与惠利思及考克博士意见之歧异128

第十二章 投资等于储蓄130

一、储蓄为放款之基础130

二、强制储蓄132

三、银行之自动调节工作133

四、动态的研究135

第十三章 法币何以钉定于外汇?137

一、中国何以维持外价,牺牲内价?137

二、中国在当时何以加入英镑集团而不加入美元集团?139

1.因英国放弃金本位有经济上的必要,为世人所原谅,故不失世人信用139

3.因英国尚有自由金市场140

4.因英国银行制度较优140

2.因英国放弃金本位后,并未将金镑贬值140

三、法币与外汇联系之利益141

四、法币与英镑如何联系?142

第十四章 汇兑本位之放弃144

一、汇兑本位之由来与其意义144

二、金本位为金汇兑本位所破坏146

1.重述金本位之优点146

2.重述金本位之弱点146

3.金汇兑本位所以救金本位之穷147

4.金本位之原意将因此失去147

5.金汇兑本位对金本位之致命打击148

三、中国汇兑本位如何钉住于英镑与美元(实例)149

四、维持汇兑本位之理由150

1.利用外资150

3.便利资源开发151

2.国际援助151

4.促进直接投资152

5.保障国际贸易153

五、放弃汇兑本位之理由154

1.汇兑本位之足以扰乱国内金融及物价154

2.汇兑本位下容易失去金融控制权155

3.汇兑本位对接受存款国家之不利155

六、放弃后资金出入之处置155

第十五章 纸币之整理与物价指数之关系158

一、物价指数之种类158

1.国际物价指数与国内物价指数158

2.一部物价指数与全部物价指数158

3.物价指数与所得指数159

二、物价指数更具体之分析159

1.物品指数159

三、中国整理货币时应采取何种指数为标准乎?160

4.商业活动指数160

2.生活费指数160

3.生产力所得指数160

1.生产力所得指数161

甲 稳定说161

乙 逐渐上升说161

丙 逐渐低降说161

2.物价渐低与渐升之比较163

3.生产力所得指数编制之困难164

甲 进步之程度不易预测164

乙 中立性货币之意义164

丙 货币之流通速率不易测知166

丁 债权人应得利益说之理由难以成立167

第十六章 纸币之整理与物价指数之关系(续)168

一、生活费指数168

二、一般商业活动指数170

三、物品指数174

四、国内一般物价指数说177

五、购买力平价说之根本缺点177

第十七章 中立货币之说能成立否?179

一、由工人方面看179

二、由托拉斯或独占者看181

三、由技术方面看184

四、由竞争之情形看185

五、由国际方面看186

六、结论187

第十八章 购买力平价与外汇189

一、购买力平价说之产生189

二、购买力平价究以何种物价为根据192

三、金本位之汇兑平价果非购买力平价耶?193

五、汇价完全由购买力平价决定乎?195

四、输送货物与输送黄金有同样之效果乎?195

第十九章 货币数量说(美国派)198

一、美国派之货币数量说198

1.世界万事万物互有关联199

2.货币数量说少实用上之价值201

3.货币数量说忽视人类心理之要素203

4.费雪氏理论前后不一贯205

5.物价与货币之质的关系207

二、评货币心理说208

第二十章 货币数量说(英国派)211

一、马歇尔之货币数量说211

二、凯恩斯氏之货币数量说及其批评213

三、庇古氏之货币数量说及其批评216

四、费雪、凯恩斯及庇古三氏数量说之比较218

五、评货币心理派之意见220

第二十一章 欧战后各国整理货币之概要223

一、各国货币之整理足为吾国之借鉴者223

1.奥国223

2.匈牙利224

3.比利时224

4.法国224

5.德国224

6.苏俄227

7.各国皆愿与美元联系228

二、各国整理纸币之方法229

1.膨胀法(即消灭法)229

2.提高法(即紧缩法)231

3.钉住法(贬值后加以钉住)232

三、调整货币价值之途径233

1.内价与外价常不一致233

3.照内价整理之利益234

2.照外价整理之利益234

4.照内价调整货币价值之途径235

5.照内价稳定,事实上亦最持平236

四、应请注意之要点237

第二十二章 再论调整货币价值之途径238

一、内价与外价一致之场合238

二、内价与外价不一致时之基本调整方法240

三、通货涨价与跌价过程中内价与外价差异之原因241

四、调整法币内价与外价差异之途径243

1.第一途径243

2.第二途径244

3.第三途径245

4.第四途径246

五、中国法币调整途径之预测247

六、本书各章的假设247

一、对内对外容易引起经济之不安定250

第二十三章 整理货币时应有之预防250

二、调整时应顾虑债务与债权双方之利益251

三、调整币价最好得到对手国之帮助253

四、英币在事实上之安定254

五、黑市与套汇有助于币值之稳定256

六、自然之汇价不能为经济力量之指标258

第二十四章 中国社会组织与传统的经济思想之关系260

一、中国战后第一步设施莫要于安定人心260

二、无论何种民族何种社会未有不受传统思想之熏陶261

三、中国之传统思想重在一“安”字,西洋则重在一“强”字262

四、儒道两派学说虽取径不同而其求“安”则一264

五、中国社会组织是儒家兼爱的学说,根据历史上“安”字的精神所创造的265

六、以事实证明中国民族精神重在一“安”字267

七、“安”由“均”而得,“均”为求“安”之手段,“安”为行“均”之目的268

八、分贫的思想不适合于今日之世界,应创造“均富”的新思想以替代之272

附录 英美加法国际货币计划之检讨及批评274

1999《通货新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寅初著 1999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稳定通货续论(1997 PDF版)
稳定通货续论
1997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通货新论(1947 PDF版)
通货新论
1947
通货膨胀论( PDF版)
通货膨胀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货币流通管理综论(1989 PDF版)
货币流通管理综论
198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通货新论(1999 PDF版)
通货新论
1999 北京:商务印书馆
通货膨胀简论(1979 PDF版)
通货膨胀简论
197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当代货币金融通论(1994 PDF版)
当代货币金融通论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货币新论  修订版(1995 PDF版)
货币新论 修订版
1995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通货膨胀论(1993 PDF版)
通货膨胀论
1993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货币流通与通货膨胀(1993 PDF版)
货币流通与通货膨胀
1993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通货膨胀论(1992 PDF版)
通货膨胀论
1992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通货膨胀概论(1991 PDF版)
通货膨胀概论
1991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新时期的货币流通问题  货币流通理论讨论会文集(1984 PDF版)
新时期的货币流通问题 货币流通理论讨论会文集
1984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通货膨胀新论(1992 PDF版)
通货膨胀新论
1992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国通货膨胀论(1948 PDF版)
中国通货膨胀论
1948 生活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