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涵意 在电脑时代认识建筑》
作者 | 刘育东著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情报杂志社 |
参考页数 | 157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81129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1389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部分:建筑的定位与范围4
1绪言:什么是建筑7
建筑的基本定义7
狭义的建筑本质8
广义的建筑本质:环境10
2 建筑的内在意义14
反映时代精神14
反映风土人文28
反映社会现象32
3 建筑的主旨35
建筑设计的分工合作35
第二部分:建筑应具备的本质39
功能、美感与含意39
4理性的设计原则42
建筑的自然条件43
建筑的人为条件49
内部机能关系51
思考、推论、记忆与电脑54
5 建筑美感的要素58
形式的美60
比例、规线、模数60
比例、尺度与空间感68
平衡、对称、不对称、放射70
重复与韵律73
统一、变化、对比、张力74
色彩与质感75
知觉与感受的差异78
形式、风格与运算80
6 深层的建筑含意85
形式上的含意86
理念上的含意92
历史脉络的含意97
哲学思维的含意102
第三部分:建筑的思考过程102
7建筑的设计过程与意念表达105
为什么建筑要强调“设计过程”105
建筑计划107
概要设计109
设计发展112
细部设计、建造与使用后评估113
电脑在设计过程中的角色116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几个特征121
设计是一个先“寻找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121
设计是一个寻求各种可能性的过程123
设计是一个在图面上看出不同景象而发展的过程125
8 设计表现方式与建筑空间的互动127
影响建筑形式的因素127
文艺复兴以前的设计思考与表现方式131
文艺复兴以后的表现方式135
电脑模型与数字化建筑的浮现145
数字化建筑153
9 结语154
图片来源156
参考书目157
1999《建筑的涵意 在电脑时代认识建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育东著 1999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情报杂志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建筑水电知识
- 1998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建筑译丛 近代建筑史
- 台隆书店
-
- 建筑意向
- 胡氏图书出版社
-
- 建筑意匠
- 1998
-
- 建筑意匠
- 1994
-
- 建筑识图
- 1982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有头脑的房子-建筑
- 1999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建筑水电知识
- 1989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建筑电工
- 199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建筑电气
- 198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后现代时期的建筑设计 美国当代建筑评论
- 1987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电脑辅助建筑设计
- 1990 自动化科技出版社
-
- 电脑建筑画十日通
- 199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建筑识图
- 1988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