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概论》求取 ⇩

目录1

导言1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二、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研究生产3

关系3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6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7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9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3

第一节商品13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13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6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7

的矛盾17

商品的价值量18

第二节货币21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贷币的产生21

货币的本质26

货币的职能26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31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1

第三节价值规律31

价值规律的作用33

第四节商品拜物教34

什么是商品拜物教34

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35

商品拜物教的历史性质36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39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39

贷币向资本转化是资本活动的第一步39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40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贷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42

第二节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44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44

价值增殖过程45

资本46

第三节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47

47

剩余价值率47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48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49

第四节工资52

工资的本质52

工资的形式53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54

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工资水平的差别55

工人阶级为争取提高工资而斗争56

第五节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革命意义57

第三章资本积累59

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59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59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62

资本有机构成64

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64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相对人口过剩65

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67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68

68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68

无产阶级贫困化69

第四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73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73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73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75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三种职能形式75

第四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75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78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78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78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81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82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84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85

第五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87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87

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87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88

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89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89

简单再生产的图式89

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90

两大部类内部的交换91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92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93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93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94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96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00

第六章剩余价值的瓜分100

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100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02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04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革命意义106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06

商业资本106

商业利润108

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10

借贷资本和利息110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11

级差地租113

第四节地租113

绝对地租115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16

第五节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117

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创造117

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118

第六节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120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120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121

经济危机的实质123

第七章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23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23

经济危机的根源124

对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125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127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127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28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130

第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点130

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132

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132

的矛盾132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132

第八章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35

第一节生产的集中和垄断135

从生产集中到垄断135

垄断组织的形式136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37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138

第二节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139

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银行的新作用139

金融寡头的统治140

金融资本的形成140

第三节资本输出142

资本输出的必然性142

资本输出的形式和实质143

第四节国际垄断组织在经济上瓜分世界144

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144

国际垄断组织在经济上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145

第五节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146

帝国主义国家抢占殖民地146

争的必然性148

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帝国主义战148

第六节帝国主义经济特征的发展和变化14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49

跨国公司的出现15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合152

第九章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154

第一节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154

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趋势154

食利阶层的增长和食利国的形成156

政治上走向反动和社会危机加深156

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的泛滥157

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化158

第二节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58

帝国主义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160

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的理论161

第三节资本主义总危机162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62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内容163

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灭亡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164

利是一部分一部分逐步实现的164

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166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66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66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必然性167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170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73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涵义173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74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76

第三节 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177

一、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必然性177

二、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78

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79

四、劳动者个体经济的性质和作用181

五、经济联合体183

六、利用外资的经济形式184

第四节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185

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185

二、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187

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条件188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191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实现手段191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91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194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地位和作用199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199

第二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99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200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202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202

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203

三、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205

四、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20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211

一、物质利益关系的普遍性211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性质212

位和作用213

三、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形态213

四、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地213

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214

六、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与加强共产主义216

思想教育的关系216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18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218

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218

一、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经218

阶段218

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219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221

区别221

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222

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意义224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25

一、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的必然性225

二、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商品性227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性228

四、建立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230

五、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233

六、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237

价值规律240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240

必要性240

第三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240

二、利用价值规律同实行计划经济的一致性241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242

四、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243

五、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246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和流通形式250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250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250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中的经济成分253

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形式254

第二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中的供求关系和流通257

体制257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中的供求关系257

二、制约供求关系的基本要素258

三、实现供求平衡的途径259

四、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261

第三节发展第三产业263

一、什么是第三产业263

二、第三产业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64

三、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265

四、发展第三产业需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267

第四节社会主义货币流通269

一、社会主义贷币流通的性质269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形式269

三、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渠道271

四、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273

第五节社会主义的信贷和银行275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275

二、社会主义银行信贷的基本原则277

三、社会主义银行的地位和作用278

四、社会主义金融体系281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管理283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283

一、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性质283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285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基本职能286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和增强企业活力287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287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288

三、增强企业活力的意义290

四、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292

五、增强企业活力的主要途径294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296

一、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原则296

二、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的形式298

三、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民主管理299

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301

一、政企职责分开的必要性301

二、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304

三、国家管理经济应当掌握的主要原则305

四、国家管理经济要重视宏观调节306

五、经济杠杆是宏观调节的主要手段307

六、国家管理经济应当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310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的分配和消费312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312

一、社会主义分配的地位和作用312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来源313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316

四、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319

五、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320

六、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作用324

一、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326

第二节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326

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327

三、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基本特征328

四、按劳分配的意义和重大作用329

五、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331

第三节 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首先致富和全体劳333

动者的共同富裕333

一、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反对平均主义333

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是按劳分335

配的必然结果335

的关系336

三、一部分人首先致富和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336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消费338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涵义338

二、社会主义消费的地位和作用338

三、社会主义消费关系的性质和运动规律339

四、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341

五、社会主义消费结构及其发展趋势341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的再生产344

第一节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344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344

二、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特征344

三、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的特征345

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特征347

第二节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类型与扩大再生产348

的源泉348

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348

二、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349

第三节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关系和生产351

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351

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351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52

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353

第四节社会主义积累的规律和历史趋势356

一、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356

二、积累率356

三、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358

四、社会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359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361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长期361

的基本国策361

一、发展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361

二、发展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364

一、发展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意义和作用366

第二节社会主义对外贸易366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367

三、提高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竞争能力369

第三节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371

一、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作用371

二、引进技术的基本原则372

三、利用外资373

第四节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375

一、经济特区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特殊375

形式375

二、经济特区的社会性质和经济性质377

三、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的作用378

第十八章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380

第一节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380

一、无产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380

社会制度380

二、“共产主义”的含义381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382

四、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异同点383

五、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384

第二节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384

一、共产主义最终胜利的必然性384

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386

1985《政治经济学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本书编写组编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市场经济概论  政治经济学新体系(1996 PDF版)
市场经济概论 政治经济学新体系
1996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概论( PDF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新编政治经济学概论(1991年05月第1版 PDF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概论
1991年05月第1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PDF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概论(1963 PDF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1963
今日上海(1996 PDF版)
今日上海
1996
政治经济学论( PDF版)
政治经济学论
政治经济学论(1939 PDF版)
政治经济学论
1939
论政治经济学(1962 PDF版)
论政治经济学
1962 北京:商务印书馆
政治经济学概论(1993 PDF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1993 沈阳:沈阳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概论(1985 PDF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概论(1996 PDF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1996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概论(1989 PDF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1989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概论(1990 PDF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1990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概论(1990 PDF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1990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