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病候类诠》求取 ⇩

目 录9

导论9

一、阴阳……………………………(1) 二、五行9

上篇 总论13

第一章脏腑病类13

第一节肝病候13

一、肝病的虚实病候13

二、邪在肝的病候13

四、肝病的脉象14

三、肝病的外候14

五、肝病的传变15

六、肝病与四时的关系15

第二节心病候16

一、心病虚实病候16

二、邪在心的病候16

三、心病的外候16

四、心病的脉象17

五、心病的传变17

二、邪在脾的病候18

一、脾病虚实病候18

第三节脾病候18

六、心病与四时的关系18

三、脾病的外候19

四、脾病的脉象19

五、脾病的传变19

六、脾病与四时的关系20

第四节肺病候20

一、肺病的虚实病候20

四、肺病的脉象21

三、肺病的外候21

二、邪在肺的病候21

五、肺病的传变22

六、肺病与四时的关系22

第五节 肾病候23

一、肾病虚实病候23

二、邪在肾的病候23

三、肾病的外候24

四、肾病的脉象24

第六节胆病候25

五、肾病的传变25

六、肾病与四时的关系25

第七节小肠病候26

第八节 胃病候27

第九节 大肠病候27

第十节膀胱病候27

第十一节三焦病候28

第十二节 小结28

一、手太阳肺经病候30

第一节十二经脉病候30

第二章经络病类30

二、手阳明大肠经病候31

三、足阳明胃经病候32

四、足太阴脾经病候33

五、手少阴心经病候34

六、手太阳小肠经病候34

七、足太阳膀胱经病候34

八、足少阴肾经病候35

十一、足少阳胆经病候36

十、手少阳三焦经病候36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病候36

十二、足厥阴肝经病候37

第二节 十二经脉之气终绝的病候38

一、手足太阳经终绝的病候38

二、手足少阳经终绝的病候39

三、手足阳明经气终绝的病候40

四、手足少阴经气终绝的病候40

五、手足太阴经气终绝的病候40

一、手太阴气绝的病候41

二、手少阴气绝的病候41

六、手足厥阴经气终绝的病候41

第三节五阴经气竭绝病候41

三、足太阴气绝的病候42

四、足少阴气绝的病候42

五、足厥阴气绝的病候43

六、五脏阴气竭绝病候43

七、六腑阳气竭绝病候43

一、任脉病候44

二、督脉病候44

第四节奇经八脉病候44

三、冲脉病候45

四、带脉病候45

五、阳维脉病候45

六、阴维脉病候45

七、阳跷脉病候46

八、阴跷脉病候46

第五节十五络脉病候46

一、手太阴——列缺病候46

四、手太阳—一支正病候47

五、手阳明——偏历病候47

二、手少阴——通里病候47

三、手厥阴——内关病候47

六、手少阳——外关病候48

七、足太阳——飞扬病候48

八、足少阳——光明病候48

九、足阳明——丰隆病候48

十四、督脉——长强病候49

十三、任脉——尾翳病候49

十二、足厥阴——蠡沟病候49

十一、足少阴——大钟病候49

十、足太阴——公孙病候49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病候50

第六节十二经筋病候50

一、足太阳经筋病候50

二、足少阳经筋病候50

三、足阳明经筋病候51

四、足太阴经筋病候51

七、手太阳经筋病候52

六、足厥阴经筋病候52

五、足少阴经筋病候52

八、手少阳经筋病候53

九、手阳明经筋病候53

十、手太阴经筋病候53

十一、手心主经筋病候54

十二、手少阴经筋病候54

十三、十二经筋总病候54

第七节 小结55

一、气虚病57

第一节 气的病候57

第三章气血津液精髓病类57

二、气实病61

三、气逆病62

第二节血的病候63

一、出血病63

二、血虚病72

三、瘀血病73

精脱75

第四节精的病候75

二、液脱75

一、津脱75

第三节津液病候75

第五节脑髓病候76

一、脑髓不足76

二、脑髓受邪76

第六节虚弱病候77

一、解?77

二、亸症79

第七节 小结80

一、风病82

第一节六淫病候82

下篇 各论82

第四章内科病类82

二、寒病100

三、暑病108

四、湿病109

五、燥病113

六、火病114

七、温病(温厉)116

八、热病119

一、喜病136

第二节 情志病候136

二、怒病137

三、忧病139

四、思病139

五、悲病140

六、恐病141

七、惊病143

八、笑病145

十、忘病146

九、畏病146

十一、小结147

第三节诸痛病147

一、痛148

二、卒痛150

三、暴痛153

四、掣痛153

五、偏痛154

六、头痛154

七、心痛160

八、胸痛169

九、胁痛171

十、腹痛174

十一、腰痛176

十二、肩背项痛191

第四节痢疾病候193

一、肠澼193

二、注下赤白196

五、小结197

三、赤沃197

四、大瘕197

第五节霍乱病候198

一、湿霍乱199

二、热霍乱199

三、小结200

第六节疟疾病候200

一、疟(痎疟)200

二、单日疟206

三、间日疟207

四、数日疟208

五、风疟208

六、寒疟209

七、温疟209

八、瘅疟210

九、肺疟211

十、心疟211

十三、肾疟212

十四、胃疟212

十一、肝疟212

十二、脾疟212

十五、足太阳疟213

十六、足少阳疟213

十七、足阳明疟214

十八、足太阴疟214

十九、足少阴疟214

二十、足厥阴疟215

二十一、小结215

一、寒热证217

第七节寒热病候217

二、肺寒热225

三、皮寒热226

四、肌寒热226

五、骨寒热226

六、小结227

第八节咳嗽病候228

一、咳228

二、咳逆232

四、肺咳233

三、咳喘233

五、心咳234

六、肝咳234

七、脾咳234

八、肾咳235

九、胃咳235

十、胆咳235

十一、大肠咳235

十五、小结236

十四、三焦咳236

十三、膀胱咳236

十二、小肠咳236

第九节喘病候239

一、喘239

二、喘息240

三、喘喝241

四、喘咳242

五、喘鸣243

六、喘呼244

七、喘逆244

八、小结245

一、呕(呕逆)246

第十节呕吐哕病候246

二、吐249

三、呕吐249

四、哕250

五、哕噫251

六、小结252

第十一节 泄泻病候253

一、泄254

三、注下256

二、暴注256

四、注泄257

五、数后257

六、后泄258

七、濡泻(濡泄)258

八、溏泄(鹜溏)259

九、飱泄260

十、洞泄263

十一、膈洞263

十二、小结264

一、胀265

第十二节胀满病候265

二、心胀268

三、肺胀268

四、脾胀268

五、肝胀268

八、大肠胀269

九、小肠胀269

十、膀胱胀269

七、胃胀269

六、肾胀269

十一、三焦胀270

十二、胆胀270

十三、肤胀270

十四、鼓胀271

十五、?胀272

十六、脉胀273

十七、腹胀273

十八、胪胀274

二十三、?满275

二十二、焦满275

二十、满275

二十一、气满275

十九、心腹胀275

二十四、胀满276

二十五、支满276

二十六、中满277

二十七、腹满277

二十八、胸满280

二十九、胸腹满280

三十、少腹满281

三十一、小结282

第十三节小便病候283

一、癃(癃闭、闭癃)284

二、淋证286

三、遗溺286

四、溺色变287

五、小便黄288

六、小便白(溺白)288

七、不得小便(小便闭)288

八、附:白淫289

第十四节 眩晕病候290

九、小结290

一、目眩291

二、眩冒291

三、眩掉(掉眩)292

四、眩仆292

第十五节癫狂痫病候293

一、巅疾293

六、小结293

五、眴仆293

二、癫疾295

三、狂病298

四、痫证302

五、小结303

第十六节 卧病候306

一、不得卧306

二、不得偃卧307

三、卧不安307

六、多卧308

四、卧不能眠308

五、少卧308

七、好卧309

八、嗜卧309

九、安卧310

十、附:多梦症310

十一、小结312

第十七节黄疸病候313

一、黄疸313

一、痉病314

二、小结314

第十八节 痉病候314

二、风痉315

三、柔痉315

四、瘛316

五、瘛疭316

六、瞤瘛317

七、筋挛318

九、暴挛319

八、拘挛319

十、肘挛320

十一、疹筋320

十二、转筋321

十三、附:伛偻322

十四、小结322

第十九节疝气病候323

一、疝323

二、癫疝323

三、?疝324

四、狐疝325

五、卒疝326

六、冲疝326

七、厥疝327

八、疝瘕327

九、五脏疝328

十、小结330

第二十节厥证病候331

一、厥(厥逆)331

二、寒厥338

三、热厥340

四、煎厥341

五、暴厥(薄厥、大厥)343

六、尸厥344

七、风厥344

八、痫厥345

九、维厥346

十、沉厥346

十一、阴厥346

十二、清厥347

十三、六经厥348

十四、小结353

第二十一节 水肿病候355

一、水355

二、肿364

三、小结370

第二十二节 汗病候371

二、多汗372

三、灌汗372

一、汗372

四、漏泄373

五、魄汗373

六、白汗374

七、寝汗374

八、绝汗375

九、无汗375

十、小结376

一、消(消渴)377

第二十三节 消渴病候377

二、消瘅378

三、肺消380

四、鬲消380

五、消中380

六、善饥381

七、食亦381

八、小结382

第二十四节积聚病候383

一、积(积聚)383

二、伏梁387

三、息贲(息积)389

五、奔豚391

四、肥气391

六、瘕……………………………(392 )392

七、虙瘕392

八、水瘕392

九、虫瘕393

十、昔瘤393

十一、肠瘤393

十四、肉瘤394

十二、筋瘤394

十三、骨瘤394

十五、小结395

第二十五节 痹证病候396

一、痹396

二、行痹399

三、风痹399

四、痛痹400

六、著痹401

五、寒痹401

七、热痹402

八、筋痹402

九、脉痹403

十、肌痹(肉痹)403

十一、皮痹404

十二、骨痹404

十三、肺痹406

十四、肝痹407

十五、心痹408

十六、脾痹409

十七、肾痹409

十八、肠痹410

十九、胞痹410

二十、食痹411

二十一、挛痹411

二十二、厥痹411

二十三、痈痹412

二十四、周痹412

二十七、久痹414

二十六、暴痹414

二十五、众痹414

二十八、痼痹415

二十九、浮痹415

三十、深痹415

三十一、远痹415

三十四、蹠跛416

三十五、小结416

三十三、大痹416

三十二、留痹416

第二十六节 痿证病候418

一、痿418

二、痿躄(皮痿)419

三、脉痿420

四、筋痿421

五、肉痿422

六、骨痿(附:骨繇症)422

七、足痿423

十一、痿厥424

十、痿痹424

八、风痿424

九、痿易424

十二、小结427

第二十七节膈证病候428

一、膈(隔、鬲)428

二、上膈430

三、膈中430

四、下膈431

五、附:关格431

一、阴痿(阳痿)433

六、小结433

第二十八节 前阴病候433

二、阴缩434

三、卵缩435

四、囊缩435

五、阴挺(阴纵)436

六、阴痛(卵痛、茎痛)437

七、阴痒437

八、阴疡437

第二十九节 虫病候438

一、虫438

九、小结438

二、长虫(蛟蛕)441

三、短虫442

四、小结442

第三十节 其他杂症病候443

一、蛊443

二、蛊怚444

三、脱营、失精444

五、欠445

四、唏445

六、嚏446

七、吞447

八、噫447

九、语448

十、胸痹448

十一、洞心449

十二、烦心449

十五、肉苛451

十四、心悗451

十三、心掣451

十六、短肌452

十七、肉烁452

十八、沮弛453

十九、腨?453

二十、风消454

二十一、体重454

二十二、跛455

二十四、髀不可举456

二十三、折髀456

二十五、内?457

二十六、肠?457

二十七、骨蚀457

二十八、仆(仆击、击仆)457

二十九、卒死(暴死)459

三十、索泽460

三十一、皴揭460

三十四、伤食461

三十五、失枕461

三十三、恶言461

三十二、漏病461

三十六、犬伤462

第五章妇科病类463

第一节 月经病候463

一、不月(月事不来、血枯)463

二、血崩465

第二节 带下病候465

一、石瘕466

第三节癥瘕病候466

二、血瘕467

三、肠覃467

第四节不孕证病候468

第五节胎前证病候468

第六节 小结470

第六章五官病类472

第一节 目病候472

一、目不明(目冥、目瞑、目??)…472

三、视歧475

四、目盲475

二、目闭475

五、瞑目476

六、目赤477

七、目痛478

八、目赤痛479

九、目黄479

十、眦疡480

十一、泣(泣下、泣出、漏)481

十二、目内陷483

十三、小结483

一、耳鸣484

第二节耳病候484

二、耳聋486

三、耳痛(耳脓、耵聍)490

四、小结490

第三节鼻病候491

一、鼻鼽(鼽窒、鼻窒)491

二、鼽嚏492

三、鼻衄493

四、鼻渊(鼻洞)493

五、小结493

一、嗌痛494

第四节咽喉病候494

二、嗌干495

三、嗌干痛498

四、嗌燥498

五、嗌肿499

六、嗌塞499

七、喉痹500

八、喉介502

九、瘖(喑)502

十、暴瘖(瘁瘖)503

十一、瘖俳504

十二、无音505

十三、重言505

十四、小结506

第七章口腔病类507

第一节 口病候507

一、口甘507

二、口苦507

三、口糜508

六、口僻509

五、口509

四、口疮509

第二节唇病候510

第三节 舌病候510

一、舌强510

二、舌痛511

三、舌烂511

四、舌卷511

五、舌纵512

六、舌萎512

九、舌难言513

七、啮舌513

八、重舌513

第四节齿病候514

一、齿痛514

二、龋齿痛(齿龋)514

三、齿寒516

四、啮齿516

第五节 小结517

第一节痈疽病候518

第八章外疡病类518

第二节痈病候520

一、痈肿521

二、痈疡523

三、掖痈524

四、胃脘痈525

五、颈痈525

六、肠痈526

七、暴痈526

八、大痈526

二、天疽527

第三节疽病候527

一、猛疽527

三、脑烁528

四、疵痈528

五、米疽529

六、井疽529

七、甘疽530

八、股胫疽530

十、锐疽531

九、败疵531

十二、兔啮532

十一、赤施532

十三、走缓533

十四、四淫533

十五、厉痈534

十六、脱痈534

一、疔疮535

二、痤、疿、皶535

第四节其他外疡病候535

三、瘰疠(鼠瘘、马刀侠瘿)536

四、痔疮537

五、瘘538

六、瘃(冻疮)538

七、浸淫疮539

八、隐疹539

九、痒539

第五节 小结540

附主要参考书目542

1997《内经病候类诠》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蔡友敬主编 1997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墨经校诠(1958 PDF版)
墨经校诠
1958 北京:科学出版社
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1979 PDF版)
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
1979
类经:黄帝内经分类解析(中)( PDF版)
类经:黄帝内经分类解析(中)
学苑出版社
“内经”刺络类编( PDF版)
“内经”刺络类编
黄帝内经类编( PDF版)
黄帝内经类编
内蒙古卫生干部进修学校
内经运气病释,内经运气表( PDF版)
内经运气病释,内经运气表
内经诠释  洄溪脉学( PDF版)
内经诠释 洄溪脉学
内经诠释( PDF版)
内经诠释
徐灵胎医学全书后集  内经诠释( PDF版)
徐灵胎医学全书后集 内经诠释
徐氏医学十六种  内经诠释( PDF版)
徐氏医学十六种 内经诠释
内经诠释( PDF版)
内经诠释
诸病源候论(1997 PDF版)
诸病源候论
1997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科证治新诠(1994 PDF版)
内科证治新诠
1994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1979 PDF版)
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
197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蒙古气候(1990 PDF版)
内蒙古气候
1990 北京:气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