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本市场接连出现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无论是发生在美国的“安然”、“安达信”等事件,还是我国股市上的“银广厦”、“中天勤”,都引发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空前信任危机。虽然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办法从各个层面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思考,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和参考意见。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加以定义,论述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及相对性,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作了界定。 第二部分,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会计信息失真的典型案例和有关资料的分析,具体描述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四种表现形式。分别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对我国国家与企业、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严重危害性。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的多方面原因。认为我国会计环境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会计规则自身的缺陷,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会计监督措施实施不力等,是产生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一般原因。并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成因,其深层成因是由于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等。 第四部分,本章分析了美国公司与我国公司在会计造假手段上的异同,通过对美国会计造假有关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几点有益于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启示。 第五部分,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在上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本文认为我国只有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首先应加强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从源头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其次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这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第三、健全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这是及时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