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农村经济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农垦独特的历史地位,以及经济占社会总量比例较小,容易被社会和政府忽视,尤其是1992年后,江苏农垦的内部改革改制,农业职工收入波动较大,并低于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本文以江苏省农垦农业职工收入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农业职工收入水平及结构;其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研究了农业生产能力、农产品价格、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对农业职工收入的影响,同时测算了科技进步和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职工收入的影响;再次,研究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定量测算了江苏省农垦农业职工收入中的差异,对造成差异的农业、非农业、农业职工自身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收入比的形式考察了非农业、农业职工自1991年至2004年的收入差异,同时研究还将江苏省农垦农业职工收入与全省城乡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和原因。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991-2004年江苏省农垦农业职工收入波动较大,收入仍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对农业职工收入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农业生产能力、农产品价格、农业基础建设投资,技术进步和创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业职工收入,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职工收入具有积极作用;从收入差异来讲,农业、非农业职工收入差异、农业职工内部收入差异均较大,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农业职工承租土地规模、种植作物品种以及农业职工的素质,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缩小差异;江苏农垦农业职工收入与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相比基本持平、总体略低,与江苏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差异逐年扩大。最后作者针对江苏农垦农业职工收入的现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合理的土地经营规模、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争取政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