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代价之一是土地资源的消耗,每年平均12000公顷的农地非农化面积满足了旺盛的建设用地需求。然而,过度的农地非农化造成了耕地的锐减,引发了粮食危机,造成了生态的破坏与环境的恶化。中央政府通过法规的制定限制农地非农化行为,形成了与经济发展对旺盛建设用地需求不足的矛盾,使地方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另一方面,长期徘徊于市场之外的集体建设用地却大量存在,且利用效率不高,与紧张的城市土地供求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研究通过全面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过程与阶段发展,对行为主体的经济理性考察,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积累。第一章在提出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通过对基本概念的界定,阐述了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并对研究的内容与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二章运用新经济学的理论构建了一般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指出中国的制度变迁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变迁的过程是循着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路径发生的。相关法律秩序的改变、寻求新的利益分配均衡点以及农民政治地位的提升是构成制度变迁需求的三个主要因素。中央政府的制度变迁供给需要考察政治环境与背景条件,供给阶段经历了制度限制到隐性流转,试点流转到地方政策的过程,通过对制度供给的成本收益分析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了中央政府对待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态度。而地方政府正是在察言观色中规避了政治的风险,推动了制度创新的深入开展。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具备优势,且在实践探索方面脚步也更深远。基于自身理性经济思考的农民、农民集体、用地者主动突破了法律方面的限制,共同构成了隐性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主体。第三章运用了土地供给需求的均衡理论展现了土地征用条件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条件下国有土地一级市场的经济分析。指出,放开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限制将增加土地供给曲线弹性,缓解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的矛盾,但对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冲击是客观的,最后分析得出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是有助于社会总福利增加的结论。第四章运用构建的博弈分析模型,衡量各局中人在各策略选择下的预期收益的大小,清晰的展示了农民集体、地方政府、用地者的博弈过程以及选择试点流转或者隐性交易的必然事实。第五章集中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模式,全面对比分析了各创新模式的流转主体、客体、内容、方式以及流转收益的分配与用途。在此基础上,从法律体系、公平角度、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土地宏观调控的实现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有益的启示。第六章重点构建工业化与城镇化背景下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设计、政策建议。第七章将进行简单的归纳与总结。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