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很大;1993-94年的粮价上涨甚至还引发全社会的通货膨胀。根据有关研究(陈锡文,1995年),稻谷供给偏紧是引发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敏感因素,改革以来的历次粮价上涨都同稻谷供给偏紧有关;而水稻种植布局的变动是导致稻谷供应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从1978年以后我国水稻生产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全国总的水稻生产面积大幅度的减少,二是水稻生产出现区域性的迁移-传统南方稻作区水稻播种面积减少较多,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水稻播种面积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本文根据水稻的品种和套作制度,以省为单位将我国分为六个水稻生产区;具体说明了各区域水稻播种面积的增减变化。长江中下游区和南方区的水稻播种面积减少较多,西南区的水稻播种面积变化不大,东北区的水稻生产增长明显。生产布局的变动不仅对国内和国际大米市场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还会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本文主要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后果。布局变迁所带来的后果主要是由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的禀赋不同造成的。由于北方地区的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不如南方地区,所以北方地区的水稻生产的波动要大于南方地区。通过对各区域水稻单产变动程度的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区域变迁会带来总产量波动扩大的假设。统计结果显示北方水稻单产的变异系数要明显高于南方水稻单产的变异系数。东北区和西北区的增长速度要明显的高出其他各区域。所以当北方地区水稻播种面积在总面积中的比重提高时,总产量的波动性就会增大,进而影响大米市场供给的稳定性。本文还说明了我国气候资源、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情况,分析了资源条件对水稻布局变化的限制。讨论了水稻播种面积增长较快的东北区进一步发展水稻生产总体上面临的资源约束,和局部地区的水稻种植开发潜力。水资源对水稻生产至关重要,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特征是:平均水资源匮乏,水源分布不均衡,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度间水源供应不稳定等方面。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尤其严重。水稻播种面积增加较多的东北区除水资源不足外,气候条件也不利于水稻生产。尽管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可以部分的抵消恶劣气候对水稻生产的负面作用,但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面积的增加还是会扩大我国水稻总量供给的波动性。本文分两个层次重点分析水稻布局发生变动的原因。第一个层次的原因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引起的耕地面积减少导致了水稻播种面积的减少;尤其是水稻播种面积减少较多的南方水稻主产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通过一般的线性模型检验了这一因果关系。为了进一步计算说明水稻播种面积受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假设在由于城市化减少的耕地面积中水稻面积所占比例与该区域平均水稻播种面积所占的比例相同,计算耕地面积减少导致水稻播种面积减少量。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讨论,因为水稻本身的生产布局一般离城市较远,并且由于大米消费的刚性;所以在由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减少的耕地面积中,水稻播种面积的变化受到的影响较其他农作物要小,同比例计算高估水稻面积的减少量。根据这样的结果我们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