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会计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决策有用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全书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展开:*,分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本书以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为全书的撰写提供了依据。本书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决策有用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起着根本性支撑作用。第二,系统阐述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本书认为,企业基于供给与需求的动因,依据合法性、重要性、持续性、自愿性与强制性等原则,通过年度财务报告、招股说明书、环境报告等途径,采用货币形式、文字叙述式、货币形式和文字叙述式相结合等三种形式对外披露环境会计核算信息、环境会计要素信息、环境绩效信息以及环境会计政策信息。第三,梳理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从制度数量、披露程度、披露方式、强制性、披露内容、代表性机构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对中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本书认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健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遵循的制度性标准太少并且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也不够统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积极性不高,需借鉴他国的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制度建设。第四,采用实证研究法,以沪市和深市A股火力发电行业的4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46家上市公司2014年的年度报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了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流通股比例、外资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政府环保补助奖励、地区差异、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社会责任报告以及上市地点等11个因素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政府奖补以及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且影响显著。第五,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不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范围狭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缺少第三方审计、全员参与度低等问题。本书认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主要成因在于我国缺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强制性约束,企业利益相本书以会计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决策有用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分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借鉴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讨了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选择,并提出了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显示全部信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