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分如下五个阶段进行写作。(1)1978-1983:破冰与萌芽。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开启了中国市场化的转型道路,经济建设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伴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国国内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步萌芽,并在这一时期完成了最为初步的启蒙。品牌启蒙的体现是本土企业商标的恢复以及国内市场上广告的恢复。但是中国的广告和品牌从未中断过,外贸企业的广告和传播活动也是这一时期品牌萌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2)1985-1991:野蛮成长。无论是品牌生长所依附的企业个数还是注册商标数量都出现激增。诞生了一批为人民生活各方面服务的品牌,如食品工业品牌、造纸业品牌、家电行业的品牌、服装服饰行业的品牌、化妆品等品牌等。随着广告业的现代化转型,其自身的品牌传播和销售手段快速进化,名人广告、公关手段、情感策略、体育营销等传播手法得到运用。外资重量级消费品企业的进入,加剧了中国市场的品牌竞争,加速了中国本土企业的集体学习进而促进品牌的成长。(3)1992-2001:升级与竞争。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结束了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争论。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行了一些列配套措施的改革。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环境空前良好,从此引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迅速发展期。此外,媒体的产业化浪潮开启,广告业准入制度的放开加速了广告市场的繁荣,为企业的品牌建构提供了强大的武器。(4)2002-2012:繁荣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依靠着自己的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比较优势,利用全国、全球市场的两个市场,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各行各业的品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而强大,中国品牌登上世界舞台,形成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这十年是传统媒体的黄金十年,促成了品牌营销的进步,传统媒体成为品牌建构的有效杠杆,包括外资品牌在内的很多品牌都运用传统媒体在中国市场上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5)2013-2018:转型升级与全球引领。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2014年习近平提出“新常态”,加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案的提出,模式转型已经成必然。国家层面的模式转型的基础,是每一个企业的转型和品牌的转型。伴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消费市场和媒体传播环境的巨变,品牌正在面临着三大转型升级:高端化、年轻化、互联网化。中国品牌在全球引领的角色也不断展现,无人机技术打破此前的西方世界的封锁,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引领世界潮流,中国品牌力量和中国品牌智慧在世界舞台得到展现。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