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地理+行政”嵌套矩阵的MLE估计结果 (N=450)》

《表2“地理+行政”嵌套矩阵的MLE估计结果 (N=45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县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外部性:实证估计与策略识别》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中为标准差。下同。

控制变量的计量结果与预期基本一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PGDP)与第三产业占比(PTI)对本县人均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本县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越重视。在县域财政变量上,人均财政收入(PF)对本县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人均财政收入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将上升约0.400个百分点;然而,随着财政供养人口(FP)的增加,财政负担加重,面临来自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压力,人均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将会下降;而税收努力程度(TP)对本县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虽为正,但是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县级政府在税收征管上的权力着实有限相关。在人口结构变量上,人口密度(PD)对本县人均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见规模经济有效节约了县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而农村人口占比(PU)在90%的置信水平上为负,说明在农村人口较多的县区,政府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投放于经济建设,对医疗卫生等服务的重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