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研究生支教团服务上岗前培训内容比较》

《表2 研究生支教团服务上岗前培训内容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的过程机制及其优化——基于中部两所重点高校支教团的案例考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由访谈资料收集整理而来。

根据全国项目办的要求,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确定后,各高校项目办应及时指导全体成员组建研究生支教团团支部,加强团队建设。要支持、指导研究生支教团团支部开展系列培训,围绕提高教学技能、增强社会技能、熟悉管理规定、了解服务地风土人情等内容,开展不少于60小时的岗前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支持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参加教学见习、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省级项目办统筹下探索区域性多校联合培训[12]。按照文件指示与笔者访谈资料总结发现:第一,大多高校都有安排支教团成员们前往中小学听课,在服务省服务地培训当中也有安排关于志愿服务精神、政治理论、当地风俗民情等的讲座。但因为师范院校的资源优势所在,对于支教团成员会安排关于粉笔字培训、在中小学参与讲课的安排等(见表2),更利于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后期在服务地学校工作的适应能力。第二,几乎所有受访者仍提到岗前的教育培训和实习依然不够,试讲比例不高,并且从选拔工作完成到前往服务省之前的这段时间内会有大部分时间被安排在处理高校团委的杂务工作,大量地占用了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时间。笔者某访谈对象提出希望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岗前培训中在团委处理杂务的时间可以尽量缩减,而能多参与教育实习。第三,绝大多数支教生未持教师资格证上岗,也没有取得教师资格的愿望和实际行动。这也导致选拔出来的志愿者们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匮乏,缺乏工作经验与岗位技能,直接影响了后期在服务地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