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IBM笔记本维修通病总结

笔记本电脑十项故障维修小结

一、A30/31如果是开机花屏的话,也多数是显卡BGA空焊了。

注:最近也发现了几台T40的本本也会出现花屏的问题。

二、T21、T20、T22 如果运行一段时间就突然掉电的话,那你应该仔细看一看你的风扇是否与CPU紧紧贴在一起了。这一点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出厂时都是一个导热的小垫在CPU上面的。也许你的本本在经过别人修理过后,它就不见了。

三、如果你的本本是I-SERVICE或者是390系列的话,如果突然有一天发现无法开机了,那你首先要看一看开机按钮与主板的那条连接线是否完好。量一量是否有开机电压呢?这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四、T20如果是开机屏暗的话,90%是高压条的供电没了,也就是屏线坏了

五、T30如果是网卡不好用的话,那就是网卡芯片坏了。

六、再说一个吧,如果是A22m A21M 经常出现掉电或死机的问题,那就是主板上的两个CPU供电芯片坏了。

七、R32如果是开机不认光驱的话,多数为南桥空焊了。

八、总结一下,R32的通病的判断吧,首先你的机器在开机不亮时,在可以加电的情况下,你先取下内存,如果是报警的话,应该是显卡的问题,可以做一下BGA;如果是不报警的话,那应该是南桥和显卡的问题比较多。同样也是做一下BGA的

九、再总结一下各款笔记本的解密码方法吧,
首先是IBM的问题,我想大家都应该了解了吧。就是刷芯片的消息。
国产的如果不是迅驰的话可以用放电试一试,比如台系的WINBOOK,方正、联想等大部分机器都可以这样试一试吧。

十、Sample Text因为是昨天刚修好一台关于T30、R40及IBM双MOUSE的问题吧。这也可以就是我认为的双MOUSE的通病吧。
本本的病情如下:双MOUSE在同时使用时都不好用。单用摇杆时正常。但触模屏的不好用,问题就出在这里,大家可以打开C壳盖,看到触模屏MOUSE,把它的左右键拆下来,清理一下左右两边的电路,就OK
我已经修过三次这样的问题了,都是这里出错的。T30、R40都会犯这个通病的。
DELL的可以刷24C02这个芯片的

戴尔D400笔记本电脑开机不显示维修一例

前些天修一台DELL笔记本D400型号电脑,开机无显示故障,按开关后电源灯亮一会儿后就自动熄灭关机。这样看来很有可能是主板的问题,拆出主板后准备接外电源来试机,由于外电源上没有DELL这种电源接口,只好拉线用夹子接电,可我拉线时不小心把19.5V电接到只有3.3V的引脚上去了,也就是说我开始误认为电源接口最中间的那根小针就是正极,而那个小针根本就不是什么正极,只是充电用的一个电压而已。就这样犯下这么一个大错,我还连续开电多次,并且每次保护后我还不断调大电流,我以为是我刚开始把电流调得太小不够待机,而只是电压太高烧穿元件短路才保护。

当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再更正过来时已经太迟了,这时把19.5V电压接到正确位置后再开机试验已经不开了机,仔细观察发现在PCI槽下面I/O芯片附近有个三极管烧焦,后来就在USB口附近拆一个作用不重要但仍是一样的三极管替换,替换后再试机还是不能开机。后来又仔细检查发现北桥旁边有个芯片U13发烫,并且这时待机电流0.08A有点偏高,用万用表测量U13芯片第三脚输出端阻值有600多欧也不算太低,最后在D400电路图上查出U13芯片是生成+3.3VRTC电压信号的电路,这个供电分别送给经过R536电阻送入南桥附近、经过BC287旁路电容送入I/O芯片U38上面、经过Q62三级管转换成+3VALW电压信号。于是我就把I/O芯片也更换掉再试机,发现U13芯片已经没有先前那么烫手了,这时的待机电流只有0.04A了,这样看来是I/O确实烧坏。

但另外还有其他元件烧坏短路或阻值太低引起电流过大所以U13才会发烫,这时用万用表再测量U13芯片的第三脚输出端的对地阻值又高多了,既然U13还会发烫看来输出端后面的负载还是有问题,对地阻值还没有达到正常值的高度,从电路图上可以看出这个第三脚输出的是3.3V电压,于是我就直接在第三脚旁边的测试点上拉根线加3.3V的电压来激,可是一通电就又保护,我又以为是电流调得太小,所以每次通电时我都把电流再次加大,结果电流放到最大还是保护,这时我猛一看电源才发现原来电压是19.5V没有调低到3.3V,你想想看在3.3V电压的电路上加19.5V的电压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这时心一下子就凉了大半截,这次失误看来又要烧坏东西,赶紧把电压调到3.3V的位置再试也是保护,用手抚摸主板检查时发现南桥严重发热特别烫手,这下就没得说了就直接换南桥芯片,换完南桥后U13芯片依然是有点烫手,这下看来U13芯片的后置负载除了I/O和南桥两个芯片外就是Q62三极管了。

再后来我又拆掉Q62试机发现U13芯片一点也不烫了,这时的待机电流只有0.01A正常值,但这时仍然是开不了机的,因为Q62三极管还没有装上去少了一个供电,但要是装回去的话U13又会发烫,这样看来Q62后级+3VALW电压线路还有元件烧坏,最后查出Q62三极管供电+3VALW信号电路上U74也烧坏,更换这个芯片后开机正常。这段时间由于12月29日是我生日,而我女朋友最近却总和我闹别扭吵意见连个电话也不接信息也不回,搞得我心里特别烦躁不安,所以这些天做事连续出错,这样下出我真担心BOSS会炒我鱿鱼,像电脑维修这种工作一定心平气和地做事,如果心神不定的话肯定容易出错。

戴尔D400这款机型外接19.5V直流电源,正常待机时只有0.01A电流,待机时所有电感都没有待机电压,开机开关就是CN7接口旁边有一个电阻R98的测试点5V电压;开机后电感L5有3.3V电压,电感L6有5V电压,电感L10有1.0V电压,电感L12有1.2V电压,CPU核心供电电感L13和L14有0.9V电压,电感L26有1.25V电压,电感L23有2.5V电压,电感L40有1.5V电压,另外电感L42为充电电感。

10大笔记本电脑重启、死机故障现象分析

笔记本电脑重启和死机故障现象是电脑维修过程中的经常出现问题,涉及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经验告诉我笔记本电脑的重启、死机故障现象和机型牌子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要仔细询问客户机器的使用情况以便快捷的确定故障范围详细情况如下:

1. CPU开焊引起的故障

此故障一般多发生在超薄机型和用台式机CPU的机型上偏多,这种故障现象一般是在搬动机器时会发生 蓝屏 ,重起,死机。

2. 显卡开焊引起的故障

此故障一般是定版死机或花屏死机甚至是黑屏如IBM 的T40,T41,T42等机型

3. 内存或内存槽引起的死机故障

此故障一般是开机蓝屏死机,运行时突然蓝屏重启,经常出现开机后丢失文件不能引导。

4. 南桥引起的死机

一般是南桥开焊或损坏发烫,在开机后可以进入系统短时间后死机或进入不了系统,并伴有USB失效;声卡找不见或网卡丢失;光驱图标突然不见了等。如IBM R32的南桥开焊就是典型的故障。FW82801DBM的南桥的故障最高哦。

5. 供电引起的死机故障

一般和CPU供电的影响最多,此故障多为开机后短时间死机并伴有断电现象,黑屏后开机电流一般不会超过0.5A。如ADP3421芯片引起的故障等。

6. 硬盘引起的死机故障

此故障一般是开机后可以听到异常反复的声响,死机时画面突然停顿或蓝屏重启同时会听到异常的声音。

7. 电容失效引起的故障

此故障在笔记本上不如台式机上直观可以看见电容状态,笔记本上电容失效时一般是死机无规律,再按压笔记本时不会出现死机重启而且和温度关系不大

8. 进水引起的死机故障

笔记本在进水后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即使当时能正常使用但是一般事后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死机重启。

9. 软件引起的死机故障

系统问题:系统进程文件丢失引起的重启死机,这种现象一般是引导到固定的地方就出现死机或重启。

10 ,病毒问题

如进入不了桌面,系统运行后CPU使用率长时间百分之一百等。摘自网络,并略有修改。

CPU超频图解跳线+CMOS设置处理器外频倍频系数

在台式电脑主板维修中很少会去设置这个东西,但是就怕用户的电脑问题是由此引起的,所以学者这个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第一步设置主板频率

在这种主板上,这一组三针跳线设定主板频率,具体的设置在主板的说明书上有说明,比如我们要给AMDK6-3400的CPU设置跳线。按照说明书,将要短接的跳线用跳线帽短接。看了这两个例子,其他频率设定你也就明白了。

一款老掉牙的370CPU主板

CMOS中的软跳线的设置

组装好电脑后,检查各个连线无误后,打开电源开关。电脑开始自检,出现这样的画面后,按键盘上的DEL键,屏幕上出现一个蓝色的画面,这就是CMOS的设置画面, 一般主板的生产厂商提供一个主板设置项,这里的第一项就是,回车进入。

用MD万用版对硬盘坏道修复的小经验

由于本人(本文的作者-zhangjifa)不会用俄罗斯PC3000的硬盘修复工具,这次误打误撞用MD竟然修复了几乎全部坏道的两块硬盘,下面分享下过程:

2个硬盘,一个是迈拓4.3G,一个迈拓10.2G,故障基本相同,修理方法一样,开机后系统进不了桌面或进入后死机。

我先用效率源检测,从头开始就是坏道,连成片,并且检测速度超慢,我检测了20分钟左右,已经有几十个坏道,也根本没有坏道终止的迹象,看样子检测一天都检测不完。我接连从中间取了几个点开始检测,也全部是坏道;

我又换了Hddreg 1.41开始修复(我为什么不用效率源修复呢?因为用它来修复完全是做无用功,这里就不谈了),也是从开始就是坏道,修复速度超慢,半小时修复了12个坏道,估计全部坏道有几千或上万,如果能修复完要N天,其实这样的硬盘是只能报废了;

我再用坏盘分区器试试,也是不行; 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再试了DM万用版,进入DM的实用工具程序后先用“填充全零”,大约30分钟完毕,再用低级格式化一遍,20分钟左右结束,我再用效率源和Hddreg 1.41检测,竟然坏道已经全部修复,一个也没有了。 现在10.2G的硬盘已经装在电脑上了,用了4天了,暂时无事。究竟有多少时间好用?只有天知道了。

还有2点要说的是:

1. 我过去也曾经用这个方法修过一个IBM的硬盘,无效,宣布报废,就是说并不是对所有硬盘都是有效的;

2. 经过这样修复的硬盘,我用ghost98恢复后,开机没有发现硬盘,我后来用98的全自动安装盘安装,结果OK,我想可能是ghost恢复的缺少引导文件的原因吧?

电脑维修知识库:这篇文章一看就是很老的了,大概是作者05年左右写的。不过对于广大学习硬盘维修的人员来说其中或许也有一些思路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可以用到。最后电脑维修知识库提醒大家——对于硬盘维修和数据恢复,最好是用PC3000或者效率源等专业正版维修工具。

电脑机箱电源测试仪

机箱电源测试仪简介

目前的电脑电源输出组数越来越多,只要其中一路产生问题,电脑系统的硬件可能会工作不正常甚至烧坏有关配件。衡量电源输出电压输出是否稳定,通常一般的电脑维修人员肯能会使用万用表,但是对电脑维修效率会有影响,而且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此电脑机箱电源测试仪只需要接上电源的ATX接头就可以简单直观的知道电源各路的输出是否正常。这里包括了一个我们用万用表不能测到的POWER GOOD信号(POWER GOOD信号是电源开始供电后,需要提供一个POWER GOOD信号给主板,然后主板才会开始自我测试程序,如果电源各路输出正常,POWER GOOD信号不正常时,也会导致系统无法开机)此电源测试器的POWER GOOD就可以测试该信号输出正常与否。

新款ATX电源测试仪可以测试:4PIN/6PIN/8PIN, HDD电源接口/SATA电源接口, FLOPPY(软驱电源接头), 20PIN/24PIN  功能强大,为我们的电脑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

机箱电源测试仪使用说明

1. 给待测电源供电
2. 把待测电源24P(20P)插头插入电源测试仪相对应的24P(20P)插座里
3. 查看右边七个灯(+3.3 ,-12V,PG,+5VSB,+12V,-5V,+5V)是否亮,全亮为好
4. 把待测电源HDD插头插入电源测试仪HDD插座里,查看左边两个灯(+12,+5V)是否亮,   全亮为好
5. 从电源测试仪拔出HDD插头,再插入P4(P6/P8)插头到相对应的P4(P6/P8)插座里,查看左边一个灯(+12V)是否亮,亮为好
6. 从电源测试仪拔出P4(P6/P8)插头,再插入FLOPPY(软驱)插头到相对应的FLOPPY插座里,查看左边两个灯(+12V,+5V)是否亮,全亮为好
7. 从电源测试仪拔出FLOPPY插头,再插入SATA插头到相对应的SATA插座里,查看左边三个灯(+12V, +3.3V,+5V)是否亮,全亮为好

电脑电源维修知识—带图详解电源内部构造及功能

这篇文章是摘自太平洋电脑网的一篇关于电脑电源知识的文章。觉得质量还蛮高的。而且电源知识也是学习电脑维修知识的必修内容。这里我也推荐一款电脑电源维修工具,见文《电脑电源维修工具——机箱电源测试仪》。好了,上正文~

首先,电源的作用是把市用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适合PC使用的低压直流电,目的是为了驱动机箱内的各中PC设备。大致转换过程为:高压市频交流输入 → 一、二级EMI滤波电路(滤波) → 全桥电路整流(整流)+大容量高压滤波电容(滤波) → 高压直流 → 开关三极管 → 高频率的脉动直流电 → 开关变压器(变压)→ 低压高频直流电 → 低压滤波电路(整流、滤波) → 稳定的低压直流输出。

下面我们跟随着电流流动方向来深入解析电源内部构造及其功能。

一级和二级EMI滤波电路

220交流电进入电源,首先经过一级和二级EMI滤波电路,这部分电路的作用就是滤除外部交流输入的突发脉冲和高频干扰,并且也减少开关电源对电网的电磁干扰,主要包括共模和差模连个模块。劣质电源往往会省掉这一部分电路以节约成本,但这样电源的抗干扰能力就会下降,对整个电网信号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2、主动式PFC和被动式PFC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即“功率因数校正”,主要用来表征电子产品对电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通过CCC认证的PC电源,都必须增加PFC电路。PFC电路一般设计在第二层滤波之后,全桥整流电路之前,它在增流滤波电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时提高电源对市电的利用率,减少电能损耗,同时使用PFC能减少电源对市电和其它电器的干扰。

PFC电路一共有两种,一种是无源PFC(也称被动式PFC),它一般采用电感直接串联在整流电路中,成本较低,但EMI性能也较差,功率因数一般只有70%左右;另一种是有源PFC(也称主动式PFC),采用完整的开关转换器电路设计,能让整流电压不随市电变化而波动,功率因数可高达99%,但是相对成本也高出许多。主动式PFC输入电压可以从90V到270V,功率因数高,并具有低损耗和高可靠等优点;可用作辅助电源,而不再需要辅助电源变压器,输出DC电压纹波很小,因此采用主动式PFC的电源不需要采用很大容量的滤波电容。

主动式 PFC
被动式 PFC
电路
复杂
简单
功率因数
发热量
重量
较轻
较重
噪音
成本
较低
适应电压
90~264V
180~264V
稳定性

主、被动PFC特点对比

很多朋友以为使用哪一种PFC电路直接决定了电源的转换效率,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于一款电源来讲,虽然PFC电路对其转换效率有着一定影响,但转换效率与PFC电路并没有直接关系,电源内部设计的合理性与用料的档次才决定了转换效率的高低。

3、高压滤波电容

接着主要是将高压交流电转化为高压直接电,由全桥电路整流和大容量的滤波电容滤波来完成,对电流电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许多朋友喜欢用这里所用电容容量的大小来判断电源的功率和用料档次。

4、功率转换电路

把过滤后的高频率的脉动直流电转化为低压高频直流电,这一步由半桥式功率转换电路来完成。半桥式功率转换电路一般由3部分组成,图中最大的一个是开关变压器,又称高频开关变压器,旁边被散热片遮盖的是驱动变压器和辅助变压器(待机变压器),负责将PWM集成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开关管进行工作,同时还可以将开关管工作的高压区和集成电路工作的低压区进行物理隔离。

5、低压滤波电路

这部分电路的作用主要是将+5V和+12V直流电中的纹波过滤掉,输出纯净的直流电信号。低压滤波电路采用了容量更高的滤波电容,通常为2200微法,这部分直接影响输出电流的纯度。

6、主控芯片

还有不可忽略的是电源上所使用主控制芯片,主要用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从而调节输出电压的高低。控制芯片同时还负责电压过载和电流短路保护,避免因电源固障时导致与其连接的电脑设备毁坏。虽然这些控制芯片在电源里面不象其他组成部分那么明显,但是它们却有着作为“大脑”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了解了电脑电源内部工作原理以后就不用对着电源问题发愁了。

——电脑维修知识库略有改动

示波器触发电平Level和触发极性slope的使用调节

触发电平(Level)

触发电平调节又叫同步调节,它使得扫描与被测试信号同步。电平调节旋钮调节触发信号的触发电平。一旦触发信号超过由旋钮设定的触发电平时,扫描即被触发。顺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上升;逆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下降。(如果你不知道神马是顺时针逆时针,你可以抱个指针式的闹钟瞧瞧——电脑维修知识库注)当电平旋钮调到电平锁定位置时,触发电平自动保持在触发信号的幅度之内,不需要电平调节就能产生一个稳定的触发。当信号波形复杂,用电平旋钮不能稳定触发时,用释抑(Hold Off)旋钮调节波形的释抑时间(扫描暂停时间),能使扫描与波形稳定同步。

触发极性(slope)

极性开关用来选择触发信号的极性。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增加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减少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触发极性和触发电平共同决定触发信号的触发点。

示波器触发耦合方式AC,DC,LFR,HFR的选择

触发耦合(Coupling)方式选择
触发信号到触发电路的耦合方式有多种,目前是为了触发信号的稳定、可靠。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AC耦合电容耦合。它只允许用触发信号的交流分量触发,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被隔断。通常在不考虑DC分量时使用这种耦合方式,以形成稳定触发。但是如果触发信号的频率小于10Hz,会造成触发困难。
DC耦合直流耦合不隔断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当触发信号的频率较低或者触发信号的中空比很大时,使用直流耦合较好。低频抑制LFR触发时触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低频成分被抑制;高频抑制(HFR)触发时,触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高频成分被抑制。此外还有用于电视维修的电视同步(TV)触发。这些触发耦合方式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需要在维修使用中去体会。

电脑开机触发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图

今天讲到的在电脑维修中经常引起问题的开机触发电路。它很不“自觉”,所以大家要“懂它”才行

1、电脑的开机触发电路的构成

开机触发电路又叫主板加点电路,是利用电源(绿线被拉成低电平之后,电源其他电压就可以输出)的工作原理,在主板自身上设计的一个线路。此电路以南桥或I/O为核心,由门电路、电阻、电容、二极管(少见)三极管、稳压器、32.768KHz晶体、电池等元件构成,整个电路中的原件都由紫线5VSB提供工作电压,并由一个开关来控制其是否工作。

电脑开机触发电路图(点击看大图)

2、电脑开机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ATX电源座上有20个针,32.768KHZ晶体是ATX电源开关的振荡晶体,也是COMS的振荡晶体。插上ATX电源后,有一个待机电压输送到南桥或I/O,为南桥里面的ATX开机电路提供工作条件(ATX电源的开机电路时集成在南桥或者I/O里面的),南桥或I/O里面的AXT开机电路开始工作。并送一个电压给晶体,晶体起振,同时ATX待机5VSB通过电阻或稳压器供给主板PWR SW(开关)的PWR+引脚,PWR SW的另一个脚接地。当我们短接PWR SW开关时,POWER SW开关接通,会产生一个瞬间变化的电平信号,即“0”或“1”的开机信号。此信号会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南桥或I/O内部的开机触发电路,使其恒定产生一个“0”或“1”的信号,通过外围电路的转换,变成一个恒定的低电平把ATX电源的绿线(PS-ON)置为低电平后,电源开始工作,并输出各路电压(红线5V、橙线3.3V、黄线12V)向主板供电,此时主板完成整个通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