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表2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河北平原麦玉两熟轮耕模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可知,单季或两季深松的3个处理,与对照相比,0~15cm土层脲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但小麦季上升不显著,至玉米季才出现显著差异,3个深松处理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季中,平均比常规耕作方式R-N处理提高24.7%;15~30cm土层,深松同样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小麦拔节-玉米抽雄,3个深松处理平均比R-N处理提高25.9%,但玉米收获后各处理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不同轮耕模式对CAT、ALP和PPO活性的影响与对脲酶活性类似,均表现为土壤深松可促进酶活性提高。虽然土壤关键酶活性在0~15和15~30cm土层有所差异,单季深松与两季深松处理间也存在差异,但整体均表现为深松促进上述3种关键酶活性提高,0~30cm土层,2个单季深松处理与1个两季深松处理CAT、ALP和PPO活性分别平均比R-N处理提高32.1%、24.0%和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