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样品污染类型分组规则 (mg/L)》

《表1 样品污染类型分组规则 (mg/L)》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区域地下水环境演化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太行山前平原浅层水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图中看出,lg(COD)的拐点为0mg/L,即COD的拐点为1mg/L,此拐点恰为地下水质量标准的I类和II类分界值,可选为有机污染判定阈值;NO3-存在两个拐点,分别为10和88.4mg/L,此拐点恰为地下水质量标准I类与II类?III类与IV类的分界值,考虑到III类以上水不再适合饮用,选取III类标准88.57mg/L为NO3-污染判定阈值;DO的两个拐点为3.0mg/L及6.0mg/L左右,一般认为,DO小于3.0mg/L时可能存在有机污染.故有机污染用COD和DO双指标进行判断,当COD>1而DO<3时,表示存在有机污染,且正在降解;当COD>1而DO>3时,表示存在有机污染,且未降解;当COD<1而DO<3时,表示曾经发生有机污染,但已降解;当COD<1而DO>3时,表示无有机污染.当硝酸盐污染与有机污染判断标准均符合时,定为有机硝酸盐复合污染,具体分组规则见下表(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