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植被年度下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特征的变化》

《表1 不同植被年度下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特征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沙坡头苔藓生物结皮层土壤特性演变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HA/FA为胡敏酸/富里酸,E4、E6为胡敏酸在465、665μm处的光密度值。

从表1中看出,1990到1956年固沙植被下,苔藓结皮层有机质含量从8.61 g/kg增加到11.95 g/kg,腐殖酸从2.10 g/kg增加到2.20 g/kg,胡敏酸含量从0.40 g/kg增加到0.90 g/kg,并且胡敏酸的光学特性E4、E6吸光值增加,E4/E6值在减少,同样反映出随着固沙植被建立时间的增加,苔藓结皮层胡敏酸的芳构化度和分子量也逐渐增加,其结构得到改善,并进一步影响着风沙土演变过程。张玉兰等[16]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站研究表明,土壤中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含量随着植被恢复年代的增加而呈现出增加趋势,而且HA/FA值也呈现增加趋势,说明植被固定改善了土壤质量,土壤腐殖化程度增加,土壤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陈隆亨等[17]认为,“在不同气候区,随着降雨量减少和温度增高,风沙土中HA/FA值呈现出减低的趋势,并且在亚湿润气候下的黑钙土区,风沙土胡敏酸分子中的芳香核缩合程度高,结构较复杂”。这就意味着,由西向东,随着降水量增加和温度降低,沙漠生物结皮层的腐殖质结构及其复杂程度呈现增加特征,并对改善土壤肥力特性和理化性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或者说,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的胡敏酸结构更趋于简单化,分子中芳香核缩合程度也更低,对该区域风沙土改良作用效果相对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