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CCD组及对照组MAP中T值及C值(nC)》

《表2 CCD组及对照组MAP中T值及C值(nC)》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共同腔畸形患儿蜗神经对电刺激的反应及耳蜗术后效果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5例患儿(CCD4及CCD6除外)开机时MAP中即使用较大的刺激脉宽及较低的刺激速率,开机12个月时除1例患者(CCD6)使用脉宽值为25 s,刺激速率为900 pps(每秒脉冲数量)外,其余患者均使用脉宽值为50 s或75 s,刺激速率为500 pps。开机12个月时CCD组及对照组MAP中3号、12号及21号电极的T值及C值见表2。CCD组MAP中各电极的T值及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儿(CCD1、CCD2R、CCD2L及CCD5)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刺激表现,其中CCD2双耳的面肌抽搐随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均不断加重。所有患儿面肌抽搐无明显责任电极,但总体趋势表现为远端处电极比近端处电极更容易引起面抽。耳蜗调试时,将C值设置在能引起面抽的最小值以下。2例(CCD3及CCD5)患者仅部分电极工作,其余患者所有电极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