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 0 1 7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统计表[3][4]》

《表1 2 0 1 7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统计表[3][4]》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财务共享理论下高校科研经费报销模型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伴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科技研究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在2017年,我国对科技研究的经费总投入为17 606.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 929.4亿元,增长12.3%,增速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7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对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数额巨大,并逐年增加[2]。以国家社科基金为例,表1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统计表,该表统计了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新立项目情况,在2017年获批项目共为5 785项,其中重点项目总数为344项(高校占89.53%),一般项目为3 852项(高校占69%),青年项目为1 097项(高校占87.33%),西部项目为492项(高校占93.5%),国家对每类项目资助金额为20—35万元,其研究时间一般为3—5年,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每年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数量很大,而且大部分项目都来自高校。我国科研项目的种类繁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只是科研项目中的其中一种。我国高校每年对科研项目的申报数量巨大,人均拥有高额的科研经费。下页表2统计了某高校近10年内申报科研项目的所有类别,从表中可以看出该高校申请的国家级项目共有9类(文科5类,理科4类),省部级项目共21类(文科13类,理科8类),厅局级项目共14类(文科11类,理科3类)。在高校所有申报项目的人群中,申报人员大部分都为“新手”,对于有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他们会不断申请高级别课题,而对于没有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他们只能从低级别的课题起步,但无论申请哪一类对科研人员来说都可能是第一次,而且每类课题都有其各自的要求,报销的标准也都不相同,“新手”对申报流程及日后的报销流程都不够了解,这给他们研究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会延长研究周期,影响项目结题。对于各高校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面对数量庞大的报销群体,工作压力剧增,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报销单据,导致单据积压,报销周期增长,报销人员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满意度下降,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