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泽泻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成》

《表2 泽泻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药泽泻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与现存质量问题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倍半萜是泽泻中仅次于三萜的第二大类化学成分,主要包含3个异戊二烯单位。泽泻倍半萜的分离最早始于1983年,Oshima,Y.[4]等首次从泽泻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即alismol和alismoxide,这2个化合物也是泽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据统计,截止2018年1月,从泽泻和东方泽泻中共分离得到52个倍半萜(表2),除了愈创木烷型倍半萜,还有少量的吉马烷型、桉叶烷型倍半萜和Oplopanane型。虽然从泽泻中分离得到大量倍半萜,但是相对于三萜,倍半萜的丰度低,结构规律性差,难于检测发现。因此,关于泽泻倍半萜的研究鲜少报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有报道过少量磺化倍半萜[53,54],而近年来却未见报道。此类成分被报道的时间为中药材行业滥用硫磺熏制工艺的时间,故推测泽泻中磺化倍半萜类成分为硫磺熏制过程中产生的人工产物,而非泽泻原生二次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