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42CrM钢齿圈经优化的ATQ工艺+580℃×18 h回火处理后的硬度分布》

《表6 42CrM钢齿圈经优化的ATQ工艺+580℃×18 h回火处理后的硬度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42CrMo钢齿圈毛坯的水-空交替控时淬火工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5(a~f)分别为距外圆表面不同深度的淬火后的微观组织(采用3%硝酸酒精腐蚀)。由图5可见,表层(如距离表面10 mm)几乎为马氏体。随距表面深度的增加,马氏体逐渐减少,贝氏体(白亮条状)逐渐增多,而且在距离表面30 mm中的贝氏体含量超过了马氏体含量。在距离表面40 mm处,主要是贝氏体和珠光体以及少量的马氏体。在距离表面50 mm处,少量的铁素体(白亮块状)出现在贝氏体和珠光体中。在距离表面60 mm处,珠光体的含量超过贝氏体,而铁素体反而基本消失。这种反常的现象与测量的硬度是相对应的。图6为试样分别距表面10 mm和30 mm处的SEM照片,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出表层的马氏体组织和次表层的贝氏体组织。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比较可知,基本规律是相符的,即随表面至心部的深度增加,马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少,贝氏体和珠光体/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多,而且在整个部位,存在极少的残留奥氏体(RA)。但是有限元模拟中,珠光体/铁素体体积分数比微观组织观察的相对较多,导致马氏体体积分数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