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昆虫10种模式识别蛋白的结构域及功能》

《表1 昆虫10种模式识别蛋白的结构域及功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昆虫免疫及五种重要入侵昆虫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昆虫体内的模式识别蛋白分布于脂肪体、血淋巴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淋巴中,可以识别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肽聚糖等特有成分和真菌的β-1,3-葡聚糖及受损细胞产生的有害次生代谢物等(Jiang et al.,2010)。不同昆虫中模式识别蛋白的分布、结构和作用机制均存在差异,不同昆虫体内的同一种模式识别蛋白作用位点也可能不同。如今已鉴别出并开展了相应研究的模式识别蛋白有10种,包括β-1,3-葡聚糖识别蛋白(β-1,3-glucan recognition protein,βGRP)或革兰氏阴性细菌结合蛋白(gram-negative bacteria binding protein,GNBP)、抑血细胞聚集素(hemolin)、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PGRP)、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整联蛋白(integrin)、载脂蛋白家族成员Apolipophorin III(ApoLp-III)、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CR)及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fibrinogen-related protein,FREP),其结构域和功能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