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广西及邻区流动重力测量情况及精度统计》

《表1 广西及邻区流动重力测量情况及精度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桂西北地区近期重力与地壳形变综合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地壳形变测量旨在测定地壳表面点位之间的相对位置或重力场变化,以获取地壳形变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其观测量为位移、应变和重力的相对变化值。地壳形变是构造运动在地表的反映,地震是地壳、上地幔物质在构造力作用下长期变形的结果。反映强震孕育的直接证据应当来自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梅世蓉,1996)。为强化广西及邻近地区地壳形变的监测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于2013年建设流动重力观测网络,通过不断优化与整合,目前流动重力观测网络包含110个测点、121个测段(图2a),测点平均间距为30~40km,每年对测网进行2期常规复测,以满足中强地震重力异常监测与捕捉的需求。截至2018年5月共开展了7期流动重力观测,前3期使用LCR-G型重力仪,第4期使用CG-5型重力仪(表1)。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的处理过程(祝意青等,2013)包括:1)采用LGADJ软件进行平差计算。考虑到测网内北海、梧州、河池和湛江4个绝对重力点点位稳定,外界干扰影响小,且有高精度绝对重力观测值,因此采用经典的平差计算方法。2)平差计算时,先对多期重力观测资料的计算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初步了解各台仪器的观测精度,合理确定各台仪器的先验方差后,再重新进行平差计算,以得到最佳的解算结果。3)对平差结果中极个别周围环境改变或不重合的测点进行删除。4)对重力观测数据进行拟合推估,以便突出显示构造因素的重力效应。各期观测资料及整体平差计算后重力点值精度的统计情况见表1,7期重力观测资料点值的平均精度约7.2μgal。在GPS观测资料方面,2009年以来广西及邻区陆续产出多期连续、流动的GPS观测数据(图2b);GPS观测资料采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解算后获得ITRF2008框架下的GPS站水平位移矢量,再进行基准转换得到相对于稳定的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进而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求解区域应变率参数(武艳强等,2009;;)。在上述基础上,本文重点以2014—2018年区域重力场变化、2015—2017年水平形变场作为综合分析研究桂西北地区近期地壳运动特征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