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1997-2015年藉河示范区不同海拔不同土壤侵蚀类型面积比例》

《表7 1997-2015年藉河示范区不同海拔不同土壤侵蚀类型面积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RUSLE的藉河示范区土壤侵蚀时空动态特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Arc GIS软件中采用自然断点法将藉河示范区的海拔划分为1 013~1 335、1 335~1 562、1 562~1 782、1 782~2 136、2 136~2 711 m等5个等级,分别对应为低海拔区、中低海拔区、中海拔区、中高海拔区和高海拔区5个海拔级别,统计4个时期不同海拔区土壤侵蚀分布情况如表7所示。发现研究区不同等级土壤侵蚀随海拔升高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中海拔区和中低海拔区面积分布最广(48.01%~79.41%),其次为低海拔区(6.50%~34.23%),在中高海拔区和高海拔区上面积分布均较少(<18.32%)。随着土壤侵蚀等级的增加,各个海拔区的土壤侵蚀面积所占比例的变化特征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在中海拔区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中度侵蚀,最小值出现在剧烈侵蚀;在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上则呈现与中海拔区相反的趋势;在中低海拔区,1997年和2005年呈现增加趋势,2010年和2015年则先增加后降低,最小值均出现在微度侵蚀,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剧烈侵蚀和强烈侵蚀。可见,1997-2015年藉河示范区不同海拔上土壤侵蚀分布面积最广、强度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海拔区和中低海拔区,究其原因可能与中海拔区和中低海拔区人类活动相对密集,对自然环境的扰动较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