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膏盐岩多潟湖沉积特征表》

《表3 膏盐岩多潟湖沉积特征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膏盐岩“多潟湖”沉积模式》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盐类物质来源一般来说有深部和浅表(蒸发)两种成因[36-37],四川盆地下寒武统膏盐岩盐类物质来源于海水中的盐类与陆源较易溶解的盐类[38],属于浅表来源。四川盆地在早寒武世晚期长期处于蒸发量远远大于补给量的干旱炎热环境[30],且发育了石盐假晶、鸡笼铁丝及波状叠层石等蒸发成因的沉积构造,结合前文所述膏盐岩的岩石学特征、纵横向展布特征和岩性组合特征,认为四川盆地下寒武统膏盐岩为蒸发成因。国内外主流的蒸发成因膏盐岩经典模式,为自陆向海依次发育潮上萨布哈—潮坪—蒸发潟湖相带[15,17,19],可称为单潟湖模式[32,39-42]。根据四川盆地下寒武统膏盐岩分布及形成于一主两副多个不同潟湖的实际情况,从岩性组合特征、水动力特征、沉积构造、连续沉积厚度及发育位置等方面差异进行对比(表3),建立了静水潟湖、扰动潟湖及混积潮洼的多潟湖沉积模式(图9)。此一主两副潟湖主要受构造—沉积古地貌及高频海平面升降控制,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相互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