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肿瘤局部情况分析》

《表1 肿瘤局部情况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肢端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0年1月—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MM患者583例,其中AM患者322例(55.2%),年收治的AM患者为28~47例,2013、2014年收治人数达高峰,近2年回落(图1)。322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AM。病变位于足底227例(70.5%)、足趾(包括足趾末端及足趾甲下)54例(16.8%)、手指(手指末端及手指甲下)34例(10.6%)、趾(指)间及手掌7例(2.2%)。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分期,Ⅰ期患者20例(6.0%),Ⅱ期148例(46.0%),Ⅲ期90例(27.9%),Ⅳ期45例(14.0%),分期不明19例(5.9%);男女比例为1.3∶1.0,年龄16~89岁,中位年龄58岁,患者多为农民(66%)及工人(12%),分布于湖南省13个地级市,无明显地域差异,但大部分患者(60%)长期居住于农村并长期务农或务工。病变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的不规则蓝-黑色斑块、结节或深褐色、红色、蓝黑色肿块,就诊时大部分患者病灶已有明显溃疡,伴渗液甚至恶臭(表1)。37例(11.5%)患者出现肿块及黑斑前局部皮肤有明确的外伤史(钉子或竹刺扎伤,非清洁重物砸伤及非清洁异物割伤等),7例(2.2%)患者出现肿块及黑斑前局部有长期皮肤病史,66例(20.5%)患者原有黑痣(黑斑)及肿块,自行予以激光祛痣、锐器切割、反复扣挠、不明药物外敷后出现短期内迅速增大,伴有破溃、渗液及淋巴结肿大;5例(1.5%)患者合并其他非皮肤恶性肿瘤。22例明确基因检测结果的患者中,4例(18.2%)检测到KIT基因突变,2例(9.1%)为BRAF基因突变,其余均为野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