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中药药味统计表:基于895份住院病例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研究》

《表3 中药药味统计表:基于895份住院病例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895份住院病例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出现频率=每一类药物出现的数量(如129)/出现的所有中药数量(如335);使用频率=出现某类药物的处方数(如4 057)/出现的所有处方数量(如4 125)。

由表3可知,味苦、味甘和味辛的药物为出现频率及使用频率排名前三的中药。中医药理论认为,苦能泻、能燥,具有清泄、燥湿等作用,适用于AS湿热痹阻的症状,发挥其清热泻火解毒、燥湿的功效。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AS的病变脏腑涉及脾肝肾,治疗当以健脾、补肝、益肾为大法。补益药大多味甘,故甘味药物多具有健脾补肝益肾的作用。辛能行、能散,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AS一般以寒盛为标,故辛味药可发挥其发散寒邪的作用;而对于AS气血阻滞的症状,辛味药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寓有“气顺则痰消”“气行则血行”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辛味药和甘味药配合使用具有益阳的作用,即“辛甘化阳”之意。刘健[12]认为本病多以寒证为多,且以寒盛为标,而辛味药和甘味药同用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