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

《表1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中国与中亚五国首都间的地理距离来自法国国际预测研究中心(CEPII) ,GDP、人均GDP、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总局,部分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World Bank)。

引力模型较早由Tinbergen (1962)[18]和Poyhomen (1963)[19]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即两国经济规模与距离是决定两国贸易的主要因素。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系列外生变量被引入该模型,[20]新增的外生变量主要有人口规模、优惠贸易协定、贸易限定措施、殖民关系等。在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时,着重需要考虑的是五个方面:一是地理距离。运输距离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农产品的各个物流环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产品生产的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不同。因此,运输距离是影响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虽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中国西部接壤,但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且与中亚五国的交通基础薄弱,双方地理距离也较远。二是经济规模。从表1可见,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规模的差距巨大,中亚五国平均GDP虽然增长较快,但仍仅相当于中国GDP总量的0.11%。2006~2014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在GDP上的差额也越来越大。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双边潜在的供给与需求能力上的差别也越来越显著。三是人口规模。2014年,中亚五国中人口最多的乌兹别克斯坦,其人口规模达到3074万人,但与中国相比差距巨大。如果仅从人口规模、人口增长幅度来衡量,中亚五国农产品消费的市场规模要远小于中国。四是需求结构。以人均GDP衡量的中国与中亚五国的需求差异显著。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中国与中亚五国人均GDP的差距从2006年的691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668美元和2014年的3082美元,同时与中亚五国的差异各不相同。五是政策与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与中亚五国意义重大且产生了诸多影响。中亚五国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接受时间与程度存在差异,以及自身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差异,带来了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结构上的显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