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桥址区岩溶发育强度统计》

《表1 桥址区岩溶发育强度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清水河大桥桥址区岩溶发育规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将本次详勘125个钻孔,初勘13个钻孔进行统计分析,桥址区岩溶发育强度见表1。从表1显示,开阳岸钻孔见洞率50.91%,线岩溶率11.67%,岩溶发育,尤其是索塔,浅部溶沟、溶隙和石芽走向方向与区内“X”型节理一致,分别为SE-NW(150°)和NE-SW(17°),发育深度一般在20m以内,局部深达62m,粘性土夹玄武岩风化残余物充填;深部岩溶沿次生裂隙发育,表现为溶蚀裂隙和溶洞,在钻孔揭示为顺节理裂隙的溶蚀裂隙、溶洞,溶蚀带多有被粘性土夹玄武岩风化残余物充填,地表调查开阳侧无大的溶洞出露。从表1显示,瓮安岸钻孔见洞率13.25%,线岩溶率0.56%,岩溶弱发育,且规模不大,分散分布,连通性差,发育深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