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土壤理化指标:基于耦合关联分析的护岸植被恢复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

《表2 土壤理化指标:基于耦合关联分析的护岸植被恢复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耦合关联分析的护岸植被恢复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护岸植被模式下土壤性质差异在P<0.05水平显著;MWD为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K为水稳性指数。

不同粒径团聚体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从而对土壤结构及其抗蚀性形成一定影响[4],而土壤粒径的形成过程受到土壤表层植被覆盖的影响。因此,沱江两岸土壤粒径的发育及形成受护岸植被模式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对研究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做方差分析,F0.05=5.373,F临界=2.53,sig.=0.001,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护岸模式对沱江两岸土壤粒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护岸植被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的总体特征表现为:随着土壤粒径的增大,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呈现增加-减小-增加的趋势;同时,除了自然坡面,其他4种植被模式均以粒径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最高,其中,在灌木护岸模式下粒径2~5 mm团聚体质量分数达42.24%,表明在不同护岸植被模式下,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差异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