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旱作物二元肥效试验及其供试土壤主要理化性状1)》

《表2 旱作物二元肥效试验及其供试土壤主要理化性状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构建及其田间试验验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分析采用美国国际农化服务公司提出的分析方法(ASI法)Note:1) The test methods of the main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st soil are ASI(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USA).(1)Typic Haplistagnic Anthrosols;(2)Endogleyic Fe-accumuli

为了更全面地验证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的适用性,本文引用作者在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合作项目中完成的7个氮、磷、钾的二因素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试验的供试作物包括花生、马铃薯和毛豆等,试验内容、供试作物、设置地点、供试土壤类型和基础土样主要理化性状见表2。其中,1999年在莆田市秀屿区完成的花生磷钾肥效试验采用二因素重复D-饱和最优设计,共12个处理,其他6个试验均采用二因素3×3设计。田间试验方案和样品采集方法与水稻试验大致相同,不再赘述。此外,本研究引用李仁岗编著的《肥料效应函数》[22]在第20、22、102、126页提供的中国北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4个完整氮磷肥效试验资料,探讨新模型的建模效果,本文试验点编号分别为第14、15、1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