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北西向断裂运动性质和伴生盆地统计表》

《表1 北西向断裂运动性质和伴生盆地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右江地区新生代走滑断裂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大型走滑断裂活动通常会形成盆地,因此研究这些伴生盆地的形态、开启年代和沉积特征对理解断裂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有非常重要作用(CheistieBlick and Biddle,1985)。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带上发育的新生代盆地或海湾共有14个(图2,表1),根据其形成原因和特征可以分为三类:(1)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s,PAB),是走滑断裂局部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通常呈菱形,盆地中多发育正断层(Sylvester,1988;图5a)。拉分盆地在右江断裂和那坡断裂的中部比较多见,其中以发育于右江断裂中部的百色盆地最为显著(图5d)。拉分盆地的拉张量可以反映走滑断裂的走滑位移,利用侯建军和白太绪(1993)提出的拉分盆地拉张量计算方法(详见文末附录),计算得到百色盆地的拉张量为4.2 km,据此可以估算新生代以来右江断裂左旋错移约4.2 km。(2)尾张型拉张盆地(fault-termination extensional basin,FTEB),通常发育在走滑断裂末端,由断裂侧部与断裂垂直的次级断裂拉张成三角形凹陷而成(Umhoefer et al.,2007;图5b),右江断裂和那坡断裂的尾部都有发育,以南宁盆地最为典型(图5e)。(3)半地堑式断陷盆地(half-graben rift basins,HGRB),此类盆地截面成簸箕状,沉积厚度较深的一侧边界由高角度断裂构成(Dorsey and Umhoefer,2012;图5c),主要分布在巴马?博白断裂的中部(宾阳盆地,图5f)和靖西?崇左断裂的尾部。右江地区的14个新生代盆地都是由北西向断裂活动导致的,并且在断裂带的不同部位盆地的类别也会发生变化。拉分盆地通常呈串珠状间断分布在断裂中部,反映了在断裂中间部位的强烈左旋错移,拉分盆地越大,左旋错移量越大。尾张型拉伸盆地的出现说明走滑断裂为滑离型拉张应力状态,反映了走滑断裂尾部垂向方向的拉张。发育在走滑断裂中部的半地堑型断陷盆地主要由走滑断裂水平错移和垂向断错导致,而发育在走滑断裂尾部的盆地则由走滑断裂尾部拉张而成。这些新生代盆地的发育集中反映了右江地区经历沿断裂带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