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所选澜沧江流域观测站基本信息》

《表1 所选澜沧江流域观测站基本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1世纪初澜沧江流域夏季降水的突变及相应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1可以看到,澜沧江流域南北跨度大(22.5°N~31°N,全长约4909 km)。表1是本文所选气象站点的基本信息,从各站的海拔高度来看,海拔最低的站点(景洪,下游)高度不足600 m,海拔最高的站点(杂多,上游)超过4000 m,流域地形十分复杂。因此根据澜沧江的河道与水系特征(何大明,1995),将流域分为3部分分别研究:昌都以上地区为上游(31°N~32.9°N),属青藏高原,河谷宽广,下蚀作用微弱,为低温少雨的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昌都以南至大理为中游(25.4°N~31°N),属高山峡谷区,细长狭窄,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沿横断山谷地区由南向北向该区输送,常年较为湿润;大理以南为下游(22.58°N~25.4°N),地势开阔平坦,有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丰沛的水汽输送,既暖又湿。为了避免站点分布不均匀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在计算全流域相关物理量时,采用的是对上、中、下游对应物理量的值按照不同流域段的面积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