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氮源处理的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

《表3 不同氮源处理的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氮源对土壤无机氮、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氮源处理对玉米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处理玉米产量表现为PCU>HPC>CU2>CU1>SCU>CK,各施氮处理相对空白分别增产46.3%、38.8%、29.5%、25.8%、16.9%,PCU处理产量最高,与CU1、CU2、SCU处理差异显著,HPC处理产量显著高于CU1和SCU处理,CU1与SCU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树脂包膜尿素(PCU)增产效果最显著,尿素基施(CU1)后期脱肥,产量略低,分次施肥可提高产量,但增产不显著,通过树脂包膜尿素和尿素混施(HPC)可达到高效增产的目的。不同施肥处理玉米地上部总吸氮量表现为PCU>HPC>SCU>CU2>CU1>CK,较空白处理分别提升76.92 kg/hm2、66.96kg/hm2、60.18 kg/hm2、56.03 kg/hm2、39.13kg/hm2。说明包膜尿素较尿素能不同程度提高玉米的吸氮量,树脂包膜尿素效果优于硫包膜尿素。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利用效率是评价农田氮肥利用效率的3个主要指标[24,25]。不同处理玉米氮肥偏生产力介于63.51~79.48kg/kg之间,氮肥农学利用率介于4.24~20.21kg/kg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均表现为PCU>HPC>CU2>CU1>SCU,PCU与CU1、CU2、SCU差异显著,CU2与SCU差异显著。各处理氮利用效率表现为PCU>HPC>SCU>CU2>CU1,PCU处理氮利用效率高达49%,显著大于其他处理,CU2与SCU差异不显著,CU1处理氮利用效率仅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