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三种害虫遗传防控技术的对比》

《表3 三种害虫遗传防控技术的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害虫遗传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随着农业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交流日益频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有害昆虫在国家或地区间爆发和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64,65].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就不断尝试利用遗传防控技术开展有害生物防控最早使用的SIT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取得了良好的害虫控制效果.但由于SIT昆虫的适合度代价较大大规模生产和多次释放不育昆虫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在传统SIT技术基础上改良的RIDL技术,将转基因条件致死或不育昆虫应用于害虫种群治理中,也成为了一种相对更为高效的替代策略.但这两种自我限定型的遗传防控技术都需要持续释放大量基因修饰昆虫到目标种群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相比之下,基因驱动系统展示出了更大的遗传控制潜能(表3).运用全面基因驱动和其他减效版本的驱动系统,只需要释放少量转基因昆虫,就能够达到种群抑制或者种群灭绝的目的,因此基因驱动能够被应用于对人类重大疾病媒介昆虫的防控,如能够传播疟疾(malaria)、登革热(dengue)和黄热病(yellow fever)等的几种按蚊和伊蚊——控制种群数量或使其失去携带病原体的能力.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解决一些环境保护问题的有力工具,包括保护濒危物种、消灭入侵生物和减少有毒化学农药的使用等[39,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