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治疗乙肝肝硬化高频次药物组合模式 (支持度>10%)》

《表2 治疗乙肝肝硬化高频次药物组合模式 (支持度>1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挖掘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用药配伍规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中,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药物有42种,排名前10的中药有白术、茯苓、泽泻、茵陈蒿、甘草、柴胡、黄芪、丹参、鳖甲、白芍;其中白术、茯苓、泽泻均具有健脾利水渗湿之效,茵陈蒿清热利湿,甘草补中益气、为诸方调和药,柴胡疏肝解郁,黄芪健脾益气,丹参、白芍养血活血祛瘀,鳖甲软坚散结;以上10味药物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之常药,也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指明了大体方向。由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表2和表3得知:治疗乙肝肝硬化高频次药物组合模式共有35对,强关联药物组合模式5对,根据(白术、茯苓)、(茯苓、泽泻)、(白术、泽泻)、(白术、黄芪)、(黄芪、茯苓)、(柴胡、茯苓)、(丹参、白术)等高支持度药对组合模式以及强关联规则(白术、泽泻→茯苓)、(茯苓、柴胡→白术)、(黄芪、白术→茯苓)、(柴胡、白术→茯苓)、(白术、丹参→茯苓)可知,本院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疏肝健脾补气等基本治法为主。因子分析结果为探索更多治法做了进一步梳理与归类,表4中对因子分析结果中的前6个公因子进行了提取,对其所负载的中药变量进行了归类,临床专家对各公因子做了药效鉴定,公因子F1、F2、F3、F4、F5、F6分别体现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疏肝健脾,温补脾肾、行气活血,健脾利湿,补肝益肾、养血活血6种基本治法,其因子贡献度逐渐下降,使用比重也逐渐降低。事实上,前人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认识和治疗与本研究结果主体是一致的:张涛、张斌等[1]认为乙肝后肝硬化的形成多因湿热疫毒侵袭肝脏,并伤及脾、胃、肾等多个脏腑,从而引起各脏腑气机升降失调,引发多种病证,说明清热利湿治法是治疗之本;刘成海[3]总结近年来肝硬化治疗的研究资料,发现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是肝硬化的主要证型,因此养血活血、行气活血祛瘀的治法临床上也极为常见;最后,综合诸多文献总结发现: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型等证型也是诸多学者的提出主要证型[12-15],因此疏肝健脾、健脾利湿、温补脾肾、补肝益肾等治法临床上也常有之。笔者认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理特点无外乎湿热、肝郁、脾虚和血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要突出清热利湿、疏肝理脾活血通络法等治疗,既突出辨证的重要性,又抓住了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辨证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