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膜合成液中不同二乙胺含量下膜表面元素的含量分布》

《表1 膜合成液中不同二乙胺含量下膜表面元素的含量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二乙胺导向合成中空纤维负载型SAPO-34分子筛膜》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进一步探索Si元素在分子筛骨架中的取代位置,将不同二乙胺含量下合成后的釜底液离心干燥后获得粉体进行29Si MAS NMR表征,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当x=0时,样品在δ=-112.6处为高聚合度的Si(4Si)物种[29]。随着二乙胺含量的增加,δ=-112.6处共振峰减弱,分别在δ为-91.8,-95.2,-101.2,-105.4及-110.0处检测到Si(4Al),Si(3Al),Si(2Al),Si(1Al)和Si(0Al)结构[30],这是因为随着二乙胺含量增加,溶液碱性增强,无定形SiO2解聚,开始参与晶化,Si原子不断进入分子筛骨架。在此过程中,δ=-91.8处共振峰不断增强,Si(4Al)结构数量逐渐增加,表明样品构型逐渐向SAPO-34转化[29]。在一定条件下,二乙胺含量增加,高聚合度Si转化为低聚合度Si,表明低聚合Si或单原子Si参与晶化是生成SAPO-34分子筛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