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1-20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情况》

《表1 2011-20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制约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五大瓶颈与应对之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难以得到有效的要素支撑。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问题突出,陷入成本高企、结构失衡、转型困难的困境[3]。首先,表现为增长难。无论从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还是出口交货值看,我国实体经济均呈现较为明显的下行态势,特别是民营企业困难加剧,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明显恶化。其次,是盈利难。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见表1)。此外,根据WIND数据,我国企业销售毛利率从2000年的26.5%降至2017年18%左右,非金融上市公司利润下滑更为明显,净利润率从2000年的8%以上降至2017年的6%左右。[4]第三,升级难。低水平恶性竞争格局难以调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普遍,多数制造企业“重生产制造、轻产品设计”“重价格竞争、轻品牌建设”“贴标国际品牌、出口低端品牌”的市场形象没有根本改观。传统产业粗放发展特征依然明显,相当一部分产业还停留在工业3.0甚至工业2.0阶段。面对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演进的新趋势,无论是制造业发展的精细化程度和高端化水平,还是与智能制造相配套的制造文化、创新文化和组织文化的积累,我国都还存在很大欠缺。[5]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我国机器人占全部机器设备现值的比例仅为2.1%,机器人使用密度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4台/万人),与墨西哥(31台/万人)、波兰(32台/万人)、马兰西亚(34台/万人)等新兴经济体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与韩国(631台/万人)、德国(309台/万人)等发达国家差距巨大。[6]第四,是深化改革难。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方面的市场化改革不完善,资源合理分配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各种门槛和壁垒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