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表1 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伙伴选择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过程中,由于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2类原始创新主体分别侧重于不同领域的原始创新研究,因此,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会优先选择原始创新能力强、兼容度高、能够和企业产生互惠共生信仰、实现整体多利性的伙伴。在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体中,质参量的变化通常会导致共生单元的突变,它是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将原始创新能力和兼容性看作是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它在2类原始创新主体互惠共生关系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1) 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来评价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原始创新能力,其中投入主要由研究人员数量和基础研究经费衡量,产出主要由被权威检索系统SCI、EI等收录论文数和自然科学奖衡量[17-19]。2) 兼容性反映的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匹配程度,它可以有效避免冲突,有利于2类原始创新主体的融合,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考察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否具有互惠性文化环境,以及该文化与企业互惠性文化的兼容性[20-21];此外,还应考察合作技术和原有技术的兼容性[3],兼容性越高说明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的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成果正是企业所需要的;最后,还应考察2类原始创新主体目标的兼容性[3],这是一个利益共生体实现互惠共生的基本保证。3) 2类原始创新主体的信任沟通程度也影响双方互惠共生关系的形成,包括以往合作经验、合作伙伴的声誉以及对利益分配和产权归属的共识[3,22]。4) 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原始创新的合作意愿[3]是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的基础。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