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夕卡岩/角岩型铯矿体基本特征表》

《表1 夕卡岩/角岩型铯矿体基本特征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丰收式稀有金属矿床“五层楼+地下室”勘查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二类:夕卡岩/角岩型铯矿体。本次重新圈定矿体37条,大致呈NEE走向带状分布,长约1520m,倾向307°~59°,变化大,以340°~360°为主,倾角14°~60°,以30°~50°主。西高东低,西部产状较稳定,分多层向深部延伸,东边受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局部呈褶曲状。延深一般200~550 m,宽度范围约500 m。矿体产于石英二长闪长岩岩株与志留系黑云母石英片岩、电气石石英片岩、碳质(硅质)绢云母千枚岩等的外接触带,呈似层状沿层间裂隙带分布,纵横向变化较大。矿体多以钻探控制为主的隐伏矿体,根据其产状、规模、分布特征及深部延伸情况,可细分为Ⅰ号矿带(角岩为主)和Ⅱ号矿带(夕卡岩为主)。Ⅰ号矿带包括16条矿体,距离接触带稍远,倾向以NNW为主,倾角27°~58°,以35°~50°为主,长度延伸约1.04 km,宽度延伸200~450 m,矿体的形态为带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规模较大,其中V106、V110、V116矿体有7~9条剖面多个钻孔控制,连续性较好。Ⅱ号矿带包括21条矿体,距离接触带较近,矿体呈褶曲状,走向及倾向变化较大,走向总体以EW为主,在最东边向SE延伸,倾向总体向N,向NE侧伏,倾角往东边呈变缓趋势,倾角14°~61°,以20°~45°为主,长度延伸约800 m,宽度延伸200~500 m,矿体的形态为带状、层状、褶曲状、透镜状,规模较大,厚度较大,其中V142、V143、V144、V148矿体有3~5条剖面多个钻孔控制,连续性较好,厚度可达几米至十几米,复式褶皱中部矿体厚度较大。本文仅列出7条控制程度较高的矿体(表1)。矿石除主要元素Cs之外,共伴生组分主要有Rb、W、Sn、C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