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1990-2016年石阡河流域人口密度与植被覆盖度相关系数》

《表5 1990-2016年石阡河流域人口密度与植被覆盖度相关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地形与人口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0.01时,相关性显著。

1990-2016年随人口密度上升,流域植被覆盖度呈下降趋势(图8)。相关分析显示,人口密度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1990年和2016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0.950(表5)。说明人口密度上升,植被覆盖度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流域人口密度小于50人/km2区,植被覆盖度近80%。1990年人口密度大于400人/km2时,植被覆盖度已不足40%。2016年流域植被覆盖度在不同人口密度范围内均呈明显提升,仅人口密度大于450人/km2出现下降。从图8中可以看出,流域人口密度较低区正好处于植被覆盖度较高区,说明人口密度影响植被,特别是流域中北部影响明显。1990-2016年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上,大致随人口密度上升,植被覆盖度变化呈上升趋势。1990-2016年人口密度小于50人/km2时,植被覆盖度上升不足10%。1990-2016年人口密度达400人/km2,植被覆盖度上升已达20%。人口密度大于450人/km2,植被覆盖度下降趋势。出现以上变化特点可能是:(1)人口密度较低的南部本身植被破坏不严重,植被生长受人类活动干预弱。与城市和人口密集活动的中北部相比,尽管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实施,但植被覆盖度增加不明显,即一系列造林和育林工程对这部分区域影响有限;(2)人口密度较高地区,多是人类活动和城市活动集中区,本身植被覆盖较低、建筑密度大。近年来实施城市绿化和造林工程主要集中该区域及周边,植被覆盖度增加明显;(3)人口较稠密地区,如城市和城镇等,人工建筑密度大,该区域实行绿化难度较大,效果不明显,可能会出现小幅度降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