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各组腐蚀产物中各元素的原子分数》

《表5 各组腐蚀产物中各元素的原子分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流动条件下20钢在H_2S/CO_2共存体系中的腐蚀行为及预测模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根据CO2和H2S分压比,选取第6组(PCO2/PH2S=300)、第8组(PCO2/PH2S=200)、第9组(PCO2/PH2S=150)、第3组(PCO2/PH2S=100)、第7组(PCO2/PH2S=33),进行腐蚀产物表面形貌(SEM)、元素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表征。放大2 000倍下的腐蚀产物形貌和元素成分测试结果如图2~6所示,各组腐蚀产物的元素原子比例如表5所示,去除腐蚀产物后的钢体表面形貌见图7,各组腐蚀产物的XRD测试结果如图8。第6组(PCO2/PH2S=300)钢体表面有少量腐蚀产物,由EDS和XRD测试结果可知,产物主要由Fe S、FeS1-x组成,反应由H2S控制。第8组(PCO2/PH2S=200)、第9组(PCO2/PH2S=150)、第3组(PCO2/PH2S=100)、第7组(PCO2/PH2S=33)的腐蚀产物均呈现为粒状,疏松多孔,对钢体表面难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结合EDS和XRD测试结果,腐蚀产物主要由FeS、Fe S1-x组成。根据XRD归一化结果,可得第6组、第8组、第9组的Fe峰最强为1,FeS占比分别为28.1%、25.5%、42.5%,FeS1-x占比分别为23.5%、9.6%、17.3%;第3组、第7组的CO2/H2S分压比较小,Fe S峰最强为1,Fe分别占比为66.9%、21.0%,FeS1-x占比分别为6.9%、5.3%。高CO2/H2S分压比的第6组FeS1-x相对含量最高,未检测出FeCO3,原因在于FeS1-x的溶度积远低于FeCO3的溶度积,会抑制FeCO3的析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