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灯四段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类型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表1 灯四段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类型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类型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渗能力——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选取样品中孔喉集中发育的区域,建立3类储集层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对比分析孔隙体积、孔喉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和连通关系等三维结构特征。图10为3类岩样孔隙结构提取的“球棍模型”,球代表孔隙,棍代表喉道,其大小表示孔喉的尺寸,分别描述岩样的储渗能力,每个球连接棍的数量表示孔喉配位数。由于常规三维孔隙模型无法对微裂缝进行提取分析,基于二值分割后的岩石图像,以5×105个像素的体积为微裂缝分割阈值,对二值图像进一步分割,提取图像中的微裂缝,缝洞型样品的三维裂缝提取结果如图11所示。图12为利用iCore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的多类型孔隙结构的体积大小及分布特征。综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多尺度CT扫描研究结果,灯四段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类型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如表1所示。综合分析图10—图12与表1可以得出3类储集层的三维孔隙结构特征:1) 孔隙型样品孔隙半径多为0.7~4.6μm,喉道半径多为0.5~3.8μm,最大孔喉半径170.4μm,孔隙体积多在3×106μm3以下,细小孔隙发育且分布不均,大部分区域被岩石骨架占据,总孔隙度小于4%,连通孔隙度小,储集空间以微孔隙为主,渗流通道为喉道,但喉道数量少且孔喉连通性差,配位数低,储集和渗流能力均很差;2) 孔洞型样品孔隙半径多为2.5~20.3μm,喉道半径多为1.7~14.0μm,最大孔喉半径为470.7μm,孔隙体积多在7×106μm3以下,发育不同尺度的孔隙与溶洞,总孔隙度大于4%,连通孔隙度较高,溶洞体积占比大,储集空间以溶洞和大孔隙为主,储集能力强,渗流通道为喉道和顺层溶洞,喉道粗大但数量较少,孔喉连通性较差,配位数较低,各储集空间之间无法形成有效沟通,渗流能力受限;3) 缝洞型样品孔隙半径多为1.9~13.2μm,喉道半径多为1.2~12.9μm,最大孔喉半径为392.2μm,孔隙体积多在1×107μm3以上,大孔隙与溶洞发育且分布均匀,总孔隙度大于6%,多条微裂缝的存在沟通了孤立的储集空间,连通孔隙度占比高达83%,溶洞与孔隙体积占比较高,储集空间以溶洞和大孔隙为主,渗流通道以裂缝和喉道为主,喉道粗大且数量较多,配位数较高,储集和渗流能力最好。CT扫描分析结果与高压压汞实验结果相对应,也进一步验证了多类型储集层分类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