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医四诊心理症状收集与诊断》

《表1 中医四诊心理症状收集与诊断》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医临床心身治疗模式的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四诊不仅能收集躯体症状,也是心理状态考量和评估的关键。进行常规躯体症状四诊的同时,也要对心理症状进行收集,根据心身疾病阶段的判定,来决定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收集的偏重。由于躯体症状的四诊和辨证在《中医诊断学》中已详细做出了论述,故笔者以下着重论述心理症状的四诊收集方法。中医上把人的心理异常归为七情内伤,即“怒、喜、思、悲、忧、恐、惊”,而悲、忧以及恐、惊可归为一类,故而四诊对心理症状的收集主要有怒、喜、思、悲和恐5个因子,5个因子则对应相应的心理类型:易怒型、多动型、思虑型、伤感型和焦虑型,而由于在心身疾病中平和型的患者极为稀少,故在此不做讨论。然后在这5个因子和心理类型里面分出4个相关因子,即为望闻问切收集的相关信息,4个相关因子可由临床医生自己拟定,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Ⅳ表示,在4个相关因子中,患者只要有2个符合条件,即可判断患者为此型心理状态。并且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理论,从患者的心理类型判断患者五脏哪一脏容易发生病变,继而进行临床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如表1所示。此外,临床中患者多见为2种或3种心理类型相兼,或心理类型的边界模糊,如焦虑型、易怒型心理常相兼而见,不仅如此,焦虑型、易怒型对应的脏腑为肝肾,而肝肾同源,易出现脏腑兼证,也反过来说明了焦虑和易怒型心理是可以并存的。又如思虑型患者思维可较为敏捷,与多动型心理类型可相兼存在,而这两种心理类型对应的心脾两脏为母子关系,也易相互为病,这完全符合中医脏腑辨证中两相关脏腑易兼病的理论,也是中医四诊中心理症状收集的依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