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洱海主要入湖河流和湿沉降中ρ (SPM)》

《表1 洱海主要入湖河流和湿沉降中ρ (SPM)》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洱海悬浮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学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洱海上覆水中ρ(SPM)分布一定程度上受其来源的影响,主要为外源性输入和内源代谢的共同作用.外源性来源主要包括入湖河流带入水体的细颗粒泥沙和腐屑、湿沉降及风力作用带来的颗粒;内源性来源主要包括浮游动植物及其残体和风浪作用下底泥再悬浮.由于采样点布设均是在湖泊主航道上,风力作用输入的颗粒物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入湖河流ρ(SPM)与上覆水ρ(SPM)相当,并不会对上覆水ρ(SPM)产生影响.此外,洱海入湖泥沙下沉速率较快,水体颗粒物主要为浮游动植物及代谢生成的小颗粒有机物质,表明洱海入湖河流携带颗粒物不是洱海SPM的主要贡献源.湿沉降ρ(SPM)平均值依次为冬季(4.7 mg/L)>春季(1.67 mg/L)>秋季(0.90 mg/L)>夏季(0.41 mg/L)(见表1) ,除冬季外,其湿沉降ρ(SPM)均远低于洱海上覆水,且冬季降雨较少,经湖泊对其稀释作用之后,对洱海整体影响较小.因此,表明外源输入对洱海ρ(SPM)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