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二连盆地赛汉组砂体内酸解烃含量特征/ (μL/kg)》

《表1 二连盆地赛汉组砂体内酸解烃含量特征/ (μL/kg)》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内蒙古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烃类流体特征与铀成矿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样品数。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将赛汉组砂体分为原生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氧化带,并根据各带砂体中烃类气特征来判识该区铀成矿作用过程中是否有油气的参与。巴彦乌拉、赛汉高毕和齐哈日格图铀矿床赛汉组砂体中酸解烃含量较高,且在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内具明显的分带性,即烃类组分在氧化带含量较低,CH4(92~205)μL/kg,C2+(22~52)μL/kg;氧化-还原过渡带最高,CH4(419~582)μL/kg,C2+(77~173)μL/kg;还原带介于二者之间,CH4(60~273)μL/kg,C2+(26~76)μL/kg(表1);CH4、C2+含量与铀含量呈正比,说明油气作为还原介质参与了该区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含矿砂体中CO2含量明显高于非含矿砂体,这主要由于二连盆地下白垩统阿尔善组(K1ba)和腾一段(K1bt1)烃源岩的岩性主要以泥质岩和碳酸盐岩类为主(祝玉衡等,2000;王会来等,2013),随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增高,由于碳酸盐岩、泥质岩中碳酸岩矿物及碎屑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有很大的热不稳定性,在成岩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生成CO2(戴金星等,1992;王国安等,2001),而这些产生的CO2会随油气进入到适合的圈闭中聚集,研究区CO2含量的这种变化特征同样反映油气参与了该区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一般而言,多能源沉积盆地中油气-煤-铀矿空间上具有下部油气、中部煤、上部铀的分布特点,二连盆地中油气主要产于下白垩统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有利储集层中,煤主要赋存在赛汉组下段河流相、湖沼相沉积环境中,砂岩型铀矿主要产于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和上白垩统二连组古河道砂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