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1994—2017年七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 (%)》

《表4 1994—2017年七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资本积累、经济增长对中国区域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1993—2017年的省际面板》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997年之前,中国七大区域全要素生产力均为正值,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招商引资带来的技术进步确实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确实能拉动就业的增加;1997年之后,除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外,其他四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为负值,并且全国很多区域均出现全要素生产率为负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00年;2003年开始,我国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等服务型行业,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因而部分区域除东北和华南地区外,其他五大区域两年内全要素生产率均为正值;始于2005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就业影响不大;爆发于2009年的欧洲债务危机,使得中国七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除西南外都为负值,说明这一危机当时已经蔓延到中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2010年和2011年,中国七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均为正值,说明中国已经摆脱了欧洲债务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012年之后,中国七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连续5年均为负值,一方面与世界经济下滑有关,另一方面表明中国目前的技术条件、经营观念需要极大的创新,所以说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全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七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颇高,1994年华北地区最低接近9个百分点,1995年东北和华南地区最低接近8个百分点;步入2012年之后,由于现有的技术条件不能达到要求,所以各个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均出现下滑,且呈现负增长,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下降最为猛烈,华南地区下降最少,但也连续两年接近-10%,如表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