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研究区不同季节岩溶塌陷成因类型数量分布》

《表2 研究区不同季节岩溶塌陷成因类型数量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广西柳州市岩溶塌陷成因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柳州市岩溶塌陷多发生在春夏两季,在有月份时间记录且成因类型明确的74处岩溶塌陷中(占塌陷总数的93.7%),春夏两季的岩溶塌陷数量分别占33.8%和39.2%,秋、冬两季的岩溶塌陷数量仅占12.2%和14.9%。柳州市降水集中分布于每年的4月下旬—9月上旬,占全年降水的80.0%。春夏两季雨期地下水位波动大且频繁,雨水或沿第四系黏性土土体裂缝快速下渗,使其遇水膨胀、崩解,最终导致土洞扩展至地表产生岩溶塌陷;或在干旱的地表急剧漏失,通过增大开口岩溶上部第四系黏性土土体的自重应力及软化速率使其失去自承力,最终产生岩溶塌陷。因此,柳州市岩溶塌陷在春夏两季的发生频率多于秋冬两季,且多为自然塌陷(图4、表2)。此外,春夏两季抽取地下水的强度也普遍加大,这既加剧了地下水位的波动频率,也增大了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当地下水位下降超过引起岩溶塌陷的地下水位临界值时,便失去对上覆盖层的浮托力而发生岩溶塌陷,故由抽水诱发的人为塌陷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