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组MC3T3-E1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对比[14] (±s, U/g)》

《表1 各组MC3T3-E1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对比[14] (±s, U/g)》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结核性骨缺损重建材料应用现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注:与同组2周时比较,aP<0.05;与同时间点利福平/外消旋聚乳酸组比较,bP<0.05。

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外消旋聚乳酸是21世纪最具前途的药物转运系统载体材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骨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学、材料学等热门领域。研究表明,成骨细胞活性与骨组织工程支架成分、比例、三维立体结构密切相关。局部微环境会因为外消旋聚乳酸的酸性降解产物(CO2)呈弱酸性,不利于成骨细胞的分化与生长。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亦可中和外消旋聚乳酸的酸性抑制效应,常与外消旋聚乳酸联用以改进支架的骨修复能力[9-10]。Ronca等[11]运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成功制作出一种先进的新型三维多孔外消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该材料通过引入纳米羟基磷灰石明显改善了力学性能,且纳米羟基磷灰石引入对支架三维立体结构并未产生任何明显负面影响;将其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3周,发现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后支架材料的骨诱导潜能亦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外消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亦可作为功能性涂层,与钛金属合用用于骨缺损的修复[12]。Jensen等[13]将含涂层的2种多孔钛植入体植入绵羊肱骨近端,一种质量比为50/50的外消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对照组为含纯外消旋聚乳酸涂层;12周时,2种涂层的降解率分别为79.7%和80.2%,复合涂层中新骨形成率为39.3%,而对照组几乎全部为纤维组织未见新骨形成。外消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骨缺损修复方面已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但其在骨关节结核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极为缺乏。作者曾于2014年尝试利用外消旋聚乳酸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原料[14],成功制备出搭载利福平多孔复合物(利福平/外消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物),见图2,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利福平/外消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复合物具备良好的降解性能和缓释特性,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能显著促进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见表1,展示出一定运用潜能,但机械性能明显不足,尚待进一步研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