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滴灌频次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2 不同滴灌频次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深松条件下滴灌频次对土壤理化指标及棉花产量的调节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由表2可知,2年不同滴灌频次对收获株数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2年各处理间均表现为7d/次>4d/次>10d/次处理的变化趋势;2016年7d/次处理的单株结铃数显著高于4,10d/次处理(P<0.05),分别高出9.3%和6.8%,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虽2017年各处理间单株结铃数无显著性差异,但依然以7d/次处理较高;2年结果显示滴灌频次对单铃重和衣分均无显著性影响,但7d/次处理的单铃重略高于其他2个处理;对于籽棉产量而言,2016年7d/次处理显著高于4,10d/次处理(P<0.05),分别高出17.3%和13.8%,而2017年处理间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2年均为7d/次处理产量最高,4d/次处理最低。总体上,2年内棉花产量及构成因子均表现为7d/次处理较高,表明相同灌溉量下,7d/次的灌溉周期可使产量及产量形成因子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滴灌频次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